天王的密使(第2/6頁)

向榮在南京郊外建立了一個軍事基地,也就是江南大營。欽差大臣琦善在揚州郊外也建了軍事基地,即江北大營。

江南、江北兩個大營並沒有積極向太平軍發起進攻,只是讓敵人感到壓力。那裏有許多士兵,儲存了大量武器和糧食。這樣的軍事基地就在國都面前,太平軍當然要設法把它們清除掉,但兩座大營防守極其牢固。

太平軍正在攻打江北大營,譚七將消息帶到上海。

“丕成在鎮江,一定參加了這次作戰!”新妹道。

她心情復雜,聰明英俊的丕成在戰爭中立功,她當然高興,但她又擔心丕成會不會到太危險的地方去而送了命。

“江北大營將被摧毀,這是肯定的。不過……”譚七含糊其辭。

實際上,清明前一天,江北大營裏的欽差大臣、江寧將軍托明阿及前任直隸提督陳金綬等人經不起太平軍的猛攻,已放棄基地,逃到了三汊河。指揮這次進攻江北大營的是秦日綱,他下面有陳玉成、李秀成等太平天國新將領。

譚七之所以含糊其辭,是因為輝煌戰果的背後,天京內訌卻愈演愈烈。

“糟糕的是天王總不露面,怎麽勸都不聽。”譚七搖了搖頭,閉上眼睛。

“外面流傳關於女人的許多事情,說是已經腐化了。也有人說,東王收羅美女獻給天王,是東王的深謀遠慮。”新妹道。

自楊秀清搞了“天父下凡”後,洪秀全就深居宮中,不出來露面。老百姓在底下悄悄議論,尤其那些從廣西就一起共同戰鬥的拜上帝會老會員,更擔心得不得了。清軍猜測,天王可能已經死了,而上帝會會員則普遍猜測,天王是因為有太多的女人,只顧著享樂了。

“說不定還是真的呢……”新妹提出了自己作為女人的判斷。

“這個嘛,確實是……”譚七腦中閃現出偶爾在天王府看到的那一個個美女的面孔。

“剛才說的謠言,也許不是從清軍而是從東王那兒放出來的。”理文道。

“兩方都有可能。”譚七比一般人看得深。

“若只是互相散布些流言,那倒也沒有什麽。只怕……”理文擔心派系鬥爭。

外面流傳著種種謠言,最主要的一點似乎是天王正在拉攏北王和翼王。

“都因為天王不露面,招來了這許多無謂的流言。”理文心裏焦急。天王只要稍微到外面露露面,情況會好很多。

“可不是這麽簡單啊!”譚七胳膊肘撐在桌上,雙手抱著腦袋,“最近天王向前線派去了許多密使。”

“派去前線?”

這確實不是簡單的事。

天王的密使要到韋昌輝和石達開那兒去。流言並不是完全沒有根據的。

“是的。這件事該不該跟東王說,我正拿不定主意!”

“東王還沒有發覺吧?”

“我覺得還沒有。若流言是東王放出來的,問題可就更嚴重了……”

“如果你去報告,將會產生什麽結果,你想過嗎?”理文問道。

“東王會馬上去進攻天王府,或者又使用‘天父下凡’那一招。”

“你們不要說啦!”新妹高聲叫起來。

“我不想報告東王,一點也不想。”譚七挺了挺胸。報告東王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小刀會有許多事叫人沒法說啊!”理文道。

小刀會失敗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幫派之爭,而不是沒有外援。

“東王的性格又是那個樣子……”譚七說罷嘆了口氣。

理文一直在觀察太平天國,他明白譚七嘆氣說的這句話有多大分量。洪秀全離開紫荊山,去廣州釋放馮雲山,這就是失敗的開端。拜上帝會失去教主及主要助手,權力從此為楊秀清所壟斷。拜上帝會若是政治團體,楊秀清恐怕早已把它全部據為己有了。但它是個宗教團體,楊秀清在宗教問題上缺乏信心,或許正因如此,他才歡迎洪秀全和馮雲山回來,而努力將自己插在他二人中間。洪秀全、楊秀清、馮雲山這樣名位順序的排列,以及馮雲山陣亡這一出乎意外的事實,都曾大大震撼了太平天國。

不甘居他人之下——恐怕誰都如此,但楊秀清這種情緒更為強烈。楊秀清可以說已達到了驕橫的頂點。天王根本不外出露面,東王也很少走出東王府,他們大概認為,權威人物就不應當讓民眾多看到自己的廬山真面。東王偶爾外出,就要帶上上千名衣著華美的隨行人員,比之諸侯,還要隆重,小題大做。

在金田村時,拜上帝會的領導人們寢食與共,彼此間有著超過骨肉的感情,遇事就聚到屋子裏,各抒己見,共同協商。占領南京後,卻變得四分五裂。天王府、東王府、北王府都有自己的辦事機構,這樣若不產生幫派,反而是奇跡呢。各幫派的核心都是該幫派主要人物的骨肉親人,這些人來自廣西偏僻山村,缺乏教養,狐假虎威,囂張跋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