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力壓制下的武昌(第3/7頁)

太平軍的領導人決心繼續前進。在武昌獲得的大量軍需物資,足以維持遠征。

雖然長驅論已無爭議,但朝哪個方向前進,又出現兩種意見,北進論和東進論。北進論主張繼續北上,席卷中原,一口氣打入妖人政府心臟北京,致敵死命。贊成這一主張的人想乘勢速戰速決。另一方主張東進的人認為,以十萬帶有老弱的軍隊,向風土人情不同的北方進攻,十分危險。他們主張下長江,取南京,養精蓄銳,再出兵北伐。亞仙來找理文,就是想就這個問題征求他的意見,同時也具體地向他問問上海洋人方面的反應。

“我個人認為應當北進。不過,看來東進已大體上決定了吧?”

通過居民登記,包括編“館”的人數,太平軍已有五十萬。攻打武昌時是十萬人,增長了四倍。若說太平天國生於金田村,在永安形成骨架,那麽可以說,在武昌是長了肉,當然,其中有不少是贅疣。太平軍基本的戰鬥力量來自廣西兵。他們長在南方,難以適應寒冷氣候。太平軍的特點是輕裝,對於在武昌臨時征集起來的“館”軍,連發制服的余力也沒有,他們仍穿著原來的便服,但不準穿長衣服,據說很多人是用剪子把長衣服剪去一半穿在身上的,南方出身的輕裝軍隊怎麽能抵禦北方的寒冷呢?

另外,語言也是問題。若北進,就要進入北方方言地區。生活習慣不同,這在長沙已有實例,當時從北方來增援的官軍,由於飲食習慣不同,到長沙時已疲憊不堪。太平軍在北進時也會發生同樣的狀況。太平軍以前,一邊進攻,一邊補充物資和人員。現在若從湖北北進,進入河南、河北,那些地方不太富裕,很可能得不到充分補給。相比之下,江南富裕,“兩江熟,天下足”,那裏是中國的谷倉。跟北方相比,它更接近於廣西的風土人情,對於在湖南、湖北參加的人來說,更不會感到不習慣。

“是要我來聽取意見的呀。”亞仙道。

“目前河南防守部隊很少,他們已慌忙發出命令,從各地調集軍隊,但軍隊還在調動中。若現在北進,我認為基本上不會碰到抵抗……要進攻,就得立即行動。”理文道。當然,他早已感到自己的意見不會被采納。他身在歸元寺,但已意識到太平軍中的氣氛。那裏基本上是清一色的東進論,北進論只是少數派。早在廣西時,一談起“打江山”的事,大家就主張“打到南京去!”在嶽州和武昌獲得了一萬多只船,若北進,這些船等於是沒有用了。

“不管怎樣,我一定轉達連先生的意見……好久沒跟李大姐這麽痛快地玩過了。這古琴台和西月湖太美了!……我又要到那刀光劍影的戰場上去啦!”亞仙只待了一天,立即渡浮橋,回了武昌。

就上海洋人的反應,理文忠告太平天國領導人“不要寄予過大希望”。

外國把基督教當作國家的指導思想,洋人應當對太平天國有好感。太平天國中有著這樣樂觀的認識,但理文對此提出了警告,他讓亞仙轉述自己的觀點。

理文認為,上海的外國商人是基督教徒,但首先是商人,且大多數都和鴉片貿易有關,這一點是不能忘記的。太平天國主張消滅鴉片,態度嚴厲,不僅吸食鴉片者,就連販賣鴉片,以及制造、販賣鴉片煙具者也要處以死刑。若太平天國掌握了中國政權,一定會運用強大的力量來實現這一“國策”。一旦鴉片不能進行買賣了,上海外國商館的貿易額就會減少一半。這對洋人而言是大問題,即便他們打著基督教的幌子,也不會支持太平天國。洋人在上海居留地擁有治外法權,擁有武裝自衛組織。對他們來說,中國政權軟弱一些好,但也不能過於軟弱到無法維持秩序,因為那樣買賣也就做不成了。但是,由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來嚴禁鴉片,那就是大大的不利了。北京政府目前軟弱之程度正好,是洋人最恰當的合作夥伴。清朝和太平天國的戰爭若把整個中國卷進戰火,上海的洋人恐怕還是會倒向清朝一邊的。理文把自己的意見深入淺出地說給亞仙聽,但他還不放心,決定寫成文字,交給她帶走。

“可是,他們不是也拜天父、天兄嗎?”亞仙怎麽也無法理解。在太平天國中,有不少人像她那樣懷有純潔的宗教信仰,而且根據信仰來行動。

“亞仙真叫人羨慕!對什麽都深信不疑。”新妹說罷,嘆了一口氣。

“太平軍肯定是去南京,我們跟在他們後面去上海吧。”理文道。

“太平軍已決定東進了嗎?”

“沒錯,九成是這樣。”

“現在要往北走,確實很困難。天氣還很寒冷……”

果如連理文所料。武昌城內,領導部門在這個問題上早已取得一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