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戰江口(第3/6頁)

“應當早點來的。”蘇三娘似乎對這種嚴肅緊張的氣氛很滿意。

“請你來果然沒錯,相比之下……”李新妹也很高興。不過,她話到一半又停住了。

另一個女頭目——邱二嫂,不僅提出種種條件,而且對太平軍的生活很不適應。蘇三娘和邱二嫂各自帶來約兩千名部下,分別部署在江口最左翼和最右翼。太平軍早已面對大黃江布好陣勢,這兩支部隊正好分別接在太平軍兩翼。太平軍得了援軍,沒有加厚陣地,而是把陣地拉長。最左翼的蘇三娘軍,在石頭腳東端。她部隊中的三百女兵,按太平軍規定,入了女營。蘇三娘雖是女人,指揮的卻全是男性的部隊,這支部隊是她的,只聽她的命令。邱二嫂麾下則有五百女兵,但她不同意將她們編進女營,她擔心這樣會削弱自己的力量,太平軍也決定承認這個特殊的例外。

連理文跟隨李新妹來到蘇、邱兩軍陣地,看了看情況。邱二嫂並不掩飾她的不滿。“要打廣州,簡直瘋了!船怎麽辦?羅大綱那點兒船夠什麽!大頭羊和大鯉魚的部隊隱蔽在大黃江各個角落,一進江就會被他們咬住,你們看不見,我卻看得清楚。”七大頭目並未在江口被打敗,他們不過從陸上轉移到了江上,未損失一兵一卒。在連理文眼裏,江口一帶呈弧線的大黃江,悠然平靜,但邱二嫂卻好像把江中隱藏的會黨看得一清二楚。

“大頭羊善戰,大鯉魚善藏。”邱二嫂補充道。她雖瞞著年歲,但看來早已五十出頭。她長著張扁平大臉,渾身肌肉發達,從她身上,理文感覺不到一點女人味。兵法說,要欺敵,先欺己,頭目雖已決定北上,但對外卻傳達說要南下,便是新頭目也不知實情,所以邱二嫂說南下是瘋了,理文也不敢否定。在理文看來,三十五歲的蘇三娘,倒還像個女人。她膚色微黑,一張圓臉卻很是惹人喜歡。她個子雖和邱二嫂差不多,但看來並不像邱那般粗壯高大。蘇三娘打心底裏為能參加太平軍而感到高興,邱二嫂那裏雖有女兵,但仍使人感到氣氛陰沉。蘇三娘這裏全是男人,氣氛反而明朗。

“靈山真是個好地方!若不發生那件事,我恐怕一輩子都要生活在靈山!”蘇三娘談起身世,誇耀起自己的故鄉。

她是廣東海邊靈山縣人,本是個普通的家庭主婦。

她丈夫是被人殺害的。她丈夫雖是天地會會員,但並未加入會黨,沒幹過搶劫勾當,只是擁有些船只,經營運輸行業。但因卷進行業競爭,在南寧被人下了毒手,兇手是同行的廣西人。原本平凡的主婦,人生因而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兇手的名姓住址容易查詢,但蘇三娘知道,即使向官府控告也是白搭,兇手與南寧府關系密切,不可能依靠官府。終於她想通了,靠官府不行,可以靠自己!

蘇家經營運輸,有許多年輕夥計,他們對對手的卑劣行徑也十分憤慨。

“我要為當家的報仇,有沒有人願意跟著我幹?”

店裏幾十個年輕夥計當然都願跟她同去。他們是腳夫,常到各地搬運貨物,為旅途安全,同各地頭目都有交往。加上她亡夫本是天地會會員,眾頭目們皆願施以援手,她當然不會拒絕這好意,於是帶著各處借給她的數百人,在南寧近郊殺了兇手,毀了他家的房屋。自此,她受官府通緝,成了著名的匪賊。之後,她專門鋤強扶弱、劫富濟貧。她人品好、有威望。她要借來的人回去,有的人卻反而要求留在她手下做事。

“當家的死了,我的第一次人生就結束了。現在這第二次人生,是白賺來的,我要不遺余力地用好了。”

太平軍從金田村出擊的第三天,欽差大臣李星沅到達柳州。次日,廣西提督向榮到達桂平縣城。李星沅是湖南人,在擔當兩江總督要職後,因病回故鄉療養。因為離廣西近,比起從北京派人過來,派他過來能更快地到達起事地區。這年四月,李星沅曾去北京叩謁正月去世的道光皇帝,當時朝廷就曾要他擔當要職,但他借口母親年老多病固辭不就。林則徐因病未能去北京叩謁先帝梓宮,對比之下,朝廷就此判斷,他引退的真正原因確是老母有病。此次要他擔任的是非常時期的欽差大臣,他無論如何也不能辭退,但他本人確實身體欠佳。

到廣西後,李星沅對上帝會有了個大概了解。盡管湖南是廣西北鄰,卻也很少能接到正確情報。李星沅在給朝廷的奏折中說:“桂平縣金田村賊首韋政、洪秀泉等結尚弟會……”韋昌輝原名韋正,這裏錯寫為“韋政”,還做了賊首。洪秀全的“全”也錯寫為“泉”,並在“韋政”之下,甚至連上帝會也錯寫為“尚弟會”。李星沅本來在故鄉悠閑自在,硬是被拉到拼殺的戰場,心情自然不悅。他說身體不好,實則是酒精中毒。平日裏,上午他還儀表堂堂;一到下午便開始飲酒,情緒焦躁,失去了正常的判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