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3/25頁)

那兩名教士轉過身來,把擱板放到地面上,讓聖母面對著教徒。這時,傑克開始講話了。

“這位哭泣聖母是在很遠很遠的國度裏到了我手中的,”他開始說。菲利普對他接手祈禱很不滿意,但他決定不采取莽撞的行動,他要讓傑克做到底。何況,他還是很感興趣的。“一位受了洗的撒拉森人把她給了我,”傑克繼續說著。教徒驚奇地低聲議論著,在這類故事裏,撒拉森人通常都是野蠻的黑臉敵人,很少有人知道,他們中的一些人實際上是基督徒。“起初,我不明白為什麽把她給我。然而,我還是帶著她走了好遠的路。”傑克讓教徒聽入迷了。菲利普慨嘆地想,他做布道教士比我強多了;我能感到人們已經提起精神來了。“我終於開始認識到,她想回家。可是她的家在哪裏呢?我最後想明白了:她想回王橋。”

教徒們驚嘆不已。菲利普仍持懷疑態度。在上帝和傑克的行事之間有一種不同,這件事明顯是傑克的特點。但菲利普保持緘默。

“我隨後又想:我把她帶回去怎麽辦呢?她在王橋有什麽樣的祭壇呢?她在什麽教堂裏才能得到安放呢?”他四下看著教區教堂普通的白墻,似乎要說:這裏當然不成。“似乎她開口講話了,她對我說:‘你,傑克的兒子傑克,要給我造一個祭壇,造一座教堂。’”

菲利普開始明白了傑克的目標。聖母將會是點燃人們重建新的大教堂的熱情火星。將要產生菲利普關於約伯的布道所沒能產生的作用。但菲利普仍不得不自問:這到底是上帝的旨意呢,還是僅僅是傑克的?

“於是我就問她:‘用什麽造呢?我又沒錢。’她說:‘我會提供錢的。’好了,我們就出發了,坎特伯雷大主教西奧博爾德還為我們祝了福。”傑克在提到大主教時,擡頭看了一眼菲利普。菲利普想,他是在暗示我:他的意思是,這件事背後,他有強大的支持者。

傑克又把目光重新對著教徒。“這一路上,從巴黎出發,穿過諾曼底,越過大海,一直回到王橋,虔誠的基督徒都為修建哭泣聖母的祭壇捐了款。”說到這裏,傑克向教堂外的什麽人示意。

不一會兒,兩個纏著頭的撒拉森人就莊嚴地走進了教堂,他們肩上扛著一個箍鐵的箱子。

村民們畏縮地直往後退。連菲利普都吃驚了。他從理論上知道,撒拉森人有棕色的皮膚,但他從來沒見過,眼前的現實讓他驚詫不已。他們纏在身上的光鮮長袍同樣引人注目。他們大步穿過敬畏的教眾,在聖母像前面跪倒,把箱子重重地放到地面上。

傑克用一把大銅匙打開箱子,擡起箱蓋時,人們都大氣不出地靜靜地等著。他們伸長了脖子看。傑克突然把箱子翻轉了過來。

隨著一陣瀑布般的響聲,一股銀幣從箱子裏傾了出來,倒在地上,足有成千上萬,人們擠在周圍,瞪大眼睛看著,他們中間誰也沒見過這麽多錢。

傑克提高嗓音,壓過他們的驚嘆,好讓大家聽清楚。“我把她帶回了家,如今我把她交給新的大教堂的修建。”說完他就轉過身,看著菲利普的眼睛,還稍稍低下頭,鞠了一躬,似乎是說:交給你了。

菲利普最不喜歡這樣受人指使,但同時他也不得不承認,這種行事的方式確實高明。然而,這並不是說,他就這樣照辦了。人們盡可以為哭泣聖母歡呼,但只有菲利普才能決定,她能不能與阿道福斯聖徒的遺骸同時安放在王橋大教堂裏。而且他還沒有想通。

有些村民開始詢問撒拉森人。菲利普從他的講壇上走下來,湊近去聽。“我從很遠、很遠的國度來,”其中一個在說。菲利普驚奇地聽出來,他講起英語來,就像是多塞特的漁民,但多數村民並不知道,撒拉森人有他們自己的語言。

“你們的國家叫什麽?”有人問。

“我的國家叫非洲,”那個撤拉森人回答說。當然,在非洲不止一個國家,菲利普是知道的——盡管大多數村民並不曉得——菲利普想不出,這個撒拉森人來自哪一國。要是那是一個在《聖經》中提到的地方,諸如埃及或埃塞俄比亞,那該多麽激動人心啊。

一個小姑娘伸出一個指頭,試著去碰他那深棕色的手。那個撒拉森人沖她微笑著。菲利普想,除了他的膚色,他的樣子和別人沒什麽兩樣。那小女孩受到了鼓勵,問:“非洲是個什麽樣子?”

“有大沙漠,還有無花果樹。”

“什麽是無花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