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2/25頁)

菲利普掃視了一下教徒,看到只有很少的人在那次可怕的坍塌中沒有失去家人。那兒有寡婦麥格,她原先有一個好丈夫和三個高大強壯的兒子,父子四人全都死了;從那時起,她一句話也沒說,頭發全白了。別的人殘廢了。小馬倌彼得的右腿砸斷了,如今只用一條腿走路,他原先是個馴馬的,但現在給他兄弟幹活兒,做馬鞍了。鎮上很難找到一家人逃脫了那場大難的。坐在前排地面上的一個人,兩條腿都殘廢了。菲利普皺起眉:他是誰呢?他沒在塌頂中受傷——菲利普以前從沒見過他。隨後他記起來,聽人說起鎮上有個瘸腿乞丐,晚上在大教堂的廢墟裏睡覺。菲利普下過命令,讓人在客房裏給他一張床。

他的頭腦又繞了回去。他繼續布道。“現在,約伯怎麽辦呢?他妻子對他說:‘詛咒上帝,然後去死。’他這麽做了嗎?沒有。他失去信仰了嗎?沒有。撒旦對約伯失望了。我告訴你們”——菲利普舉起一只手引起大家注意,來強調他的觀點——“我告訴你們,撒旦也會對王橋的人民失望的!因為我們繼續崇敬真正的上帝,正如約伯在他的一切苦難中所做的一樣。”

他又頓了頓,讓他們去領會這些話,但他看得出,他沒能打動他們。那一張張仰面看他的臉只表現出興趣,但並沒有受到啟示。事實上,他不是一個善於啟發人的布道者。他是講究實幹的人,他無法靠他人格的力量去感染教徒。不錯,人們確實對他篤信不疑,但那不是立竿見影的,那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理解了,他是如何生活和取得了什麽成就的。他的工作有時能鼓舞人心——或者說在過去曾經有過——但絕不是靠他的言辭。

然而,故事的最精彩部分就要到了。“撒旦做了最壞的事以後,約伯怎麽樣了呢?咳,上帝給了他比原來所有的還要多——多出一倍的東西!他原先有七千只羊,現在有了一萬四千只。他失去了三千峰駱駝,卻有了六千峰,而且他又成了七個兒子和三個女兒的父親。”

他們仍然無動於衷。菲利普深入下去,“王橋還會再度繁榮起來,有這麽一天的。寡婦會再嫁,鰥夫會有妻子;那些死了孩子的還會再懷孕;我們的街上會擠滿人,我們的店鋪裏存著面包和葡萄酒,皮毛和黃銅,帶扣和靴鞋;有一天,我們會重建我們的大教堂。”

麻煩在於,連他自己都沒把握這話可不可信;因此,說出來就不那麽理直氣壯、信心十足。難怪教徒無動於衷了。

他垂下頭去看眼前的一本厚書,把拉丁文翻譯成英語。“約伯活了一百四十多歲,看見了他的兒子們,孫子們,曾孫子們。然後才死去,只是因為年老,活夠了歲數。”他把書合上了。

小教堂的後面,有一陣騷動。菲利普氣惱地擡起頭來。他明知道,他的布道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但他仍希望在結束時能有一段沉寂的時間。教堂的門是開著的,在後面的人全都回頭朝外面看去。菲利普看得見外面有一大群人——大概沒在教堂裏的王橋居民全都在那兒了,他正想,出了什麽事了?

他腦海裏掠過好幾種可能性——可能打起來了,著了火了,有人死了,一大隊騎兵接近了——但他對實際情況都毫無準備。首先,兩名教士擡著一個女人雕像過來了,雕像放在一塊罩著刺繡的祭壇布的擱板上。從他們的莊嚴舉止上可以看出,那雕像代表一位聖者,可能是貞女。教士身後還有兩個人走著,他們就更讓人吃驚了:一個是阿蓮娜,另一個是傑克。

菲利普看著傑克,慈愛中夾雜著惱火。他想,那孩子,他第一次來到這裏,老的大教堂就給燒光了,從那以後,凡是和他有關的事都不尋常。但傑克走進來,菲利普還是感到高興多於煩惱。盡管這孩子制造了那麽多麻煩,但他使生活增添了趣味。孩子?菲利普又看了看他。傑克已經不是孩子了。他雖然才出走了兩年,倒像是長大了十歲,他的目光中充滿了見識和疲倦。他都跑到哪兒去了?阿蓮娜怎麽找到他的?

那一行人沿著教堂中間走過來。菲利普決定什麽都先不做,只等著看會發生什麽事。人們認出了傑克和阿蓮娜,響起一陣嗡嗡的激動聲。隨後有了一種新聲音,很像敬畏的嘀咕,一個人說:“她哭了!”

別的人應答祈禱似的重復著:“她哭了!她哭了!”菲利普朝雕像看去。一點不錯,有水從眼睛裏流出來。他突然想起,大主教那封關於神秘的哭泣聖母的莫名其妙的來信。原來就是這個。至於哭泣是不是奇跡,菲利普倒不忙於判斷。他能夠看出,那雙眼睛看似石頭做的,也許是什麽水晶,但雕像的其余部分全是木頭的,可能與這個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