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宗澤,過不去的河(第2/8頁)

因為“崇尚氣節”,只要失去了氣節,中國人就失去了一切。如果能像宗澤、楊進、王善等人這樣,因為氣節而走在一起,那麽情況自然會好轉。

宗澤並不是一味地包容,相反,他的底線很高。當年,他離開磁州時,把軍隊和政務交給了磁州兵馬鈐轄李侃。不知是什麽原因,李侃被部下趙世隆殺了。

趙世隆奪了城防,在戰亂中占據一方。

這是一位土皇帝了,可是當他知道宗澤在開封城的舉動後,他帶著自己的弟弟,外加三萬兵馬來投奔。在他想來,這是件安全的好事。連盜賊都能變成正規軍,為國出力,何況是他呢?他本身就是宗澤的老部下,只是犯了點小錯罷了。

宗澤只問了他一句話:“河北丟了,是不是連我們宋朝的法令,上下級之間的紀律也都丟了?”軍隊嘩變,以下犯上,是趙匡胤定下來的死罪。

他命人把趙世隆拉下去斬首示眾。

當時,周圍都是趙世隆的人。趙世隆的弟弟趙世興就站在他身邊,還帶著刀。宗澤很平靜,等殺了趙世隆之後,才緩緩地轉頭看著他弟弟,說:“你哥哥死了,如果你能帶領這支部隊報效國家,我就把它交給你,希望你能洗刷你哥哥的恥辱。”

殺其兄而任其弟,按常理來說,純粹是找死。他在自己身後埋了一把刀,說不準什麽時候就會砍下來。可奇怪的是,趙世興居然真心實意地接受了。不久之後,金軍突襲滑州,宗澤命令他緊急馳援,他率領這支部隊殺了過去,在城外大獲全勝。

宗澤就是這樣,讓開封城的軍隊與日俱增,在短時期內達到了一百萬人以上,同時嚴明軍紀。有了這些基礎之後,他掃平了黃河南岸的金營,在沿岸十六個縣的周邊建立了像魚鱗一樣的連珠寨。

他這麽搞,金國坐不住了。宋朝這樣的龐然大物,絕對不能讓它有喘息之機。為了滅掉宗澤,金國調配了能調動的最高軍力。

完顏宗翰坐鎮原遼西京(今山西大同),與宗澤對峙。十二月左右,他派出了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將軍。

完顏宗弼出場。

完顏宗弼,本名斡啜、斡出、晃斡出,或者叫“兀術”。沒錯,他就是家喻戶曉的完顏兀術,至於通常被稱為“金兀術”,那是一種榮耀。

他是金國的兀術。以國為姓,這是對當時最重要、最了不起的一位軍人的尊稱。也就是說,金國人愛他。查一下他的家譜,都是頂級權貴,他是金國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的第四個兒子,人稱四太子殿下。那麽,想一下,大太子、二太子這些年來南征北戰,滅國屠城,聲名顯赫,為什麽他這個時候才冒出來呢?

因為他二哥死了。

完顏宗望在這一年的六月,也就是宗澤到達開封城之後,突然病死了。這對金國是不可估量的損失,至少在軍隊方面,接近一半的軍隊體系沒了領導。要怎樣彌補呢?第一,得像完顏宗望一樣,有宗室最純的血統;第二,得有戰功。

戰功是完顏宗弼的軟肋,截至這時,他只是軍隊裏的一個隨行人員。比如在追捕遼國皇帝時,他跟著完顏宗望追到了鴛鴦泊;入侵宋朝時,他跟著大部隊到達開封城下。查史料可以知道,那麽多的人事交割裏,他的名字一次都沒有出現過,他的地位、權力就可想而知了。

說句難聽點的話,這位金國戰士是被樹立起來的典型,他本身什麽都不是。這時,他被派出去襲擊宗澤,剛過黃河,連宗澤的面兒都沒見著,就掉頭往回跑。

宗澤只是派了兩支部隊繞到了他的側後方,占據了滑州、鄭州兩處,悄悄斷了他的退路而已,他就受不了了。

這是金兀術獨自領兵的第一次戰鬥,出師不利,溜之大吉,他的做法很經典!當然,也可以說這是一次試探,因為在半個多月之後,他又卷土重來了。這一次,他行動迅速詭譎,渡黃河、過鄭州、進白沙,很快就沖到了開封城的附近。

跑得越快,被打得越慘,因為他光顧著跑了。順便說一下,他這人打仗的特點就是沖得超快、超猛,至於身後發生了什麽事,他從來不管。這一次是這樣,後面還這樣,結果每次都被打得灰頭土臉、滿頭包。這次,他沒想到,更沒察覺到,宗澤上回派出去斷他後路的人馬還在原地沒動,一直在等著他。

前邊有宋兵擋著,後邊伏兵四起,完顏宗弼打了個徹徹底底的敗仗,第二次落荒而逃。這就是金國歷史上僅次於完顏宗翰的偉大軍人的傳奇軍事事業的開端。他不知道的是,宗澤不僅使他敗了兩次,還在這段時間裏給他造成了一個永恒的噩夢。

宗澤一生最大的成就可以歸納成三條:

第一,他在山河破碎之際,極其敏銳地識破了金軍假和談、真要挾的面目,把趙構留在磁州,為宋朝保存了唯一一條血脈。當然,這一條是對是錯,他本人是否很後悔,就另當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