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歡呼,滅亡(第4/6頁)

相反,如果皇帝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一頓臭罵,戰績了、功勞了什麽也不提,相反全是錯誤,之後全體朝臣一擁而上,發揮集體力量罵他個半死,那麽此人可以放心了。這是組織上對他嚴加要求,希望並培養他向更高的台階邁進。

童貫就是這樣。所以這時前線一旦有事,還是第一時間把他派了出來。

童貫來了,金國方面突然變得安靜。什麽幺蛾子都沒了,世界很和諧。這讓童貫還有宋朝的上層都很滿意,在他們的心裏,天朝上國的尊嚴、榮耀都在迅速回歸。在這種情緒裏,童貫做了一個決定。

他決定派人去向金國大太子完顏宗翰索要山後九州。

趙良嗣、譚稹要不回來的,不等於他童貫也要不回來,廣陽郡王的封號是與燕雲十六州緊密結合的,這塊土地注定了要在他的手裏徹底回歸!

這時是公元1125年(宋宣和七年)的十月份,遠方的風雷動蕩,在極遠的西方,遼國的末代皇帝耶律延禧終於在余睹谷被金將完顏婁室活捉,押往金朝上京(今黑龍江阿城)。至此,遼國徹底滅亡,它對金國威脅全部解除。

金國縱目四望,世界廣闊,它已沒有敵人。但是完顏吳乞買卻急需一個死敵。他的皇位非常不穩定,翻開資料,這人在女真人的建國歷史上幾乎沒有戰功,一直隱身在後方,給哥哥阿骨打看家。這樣的“業績”,放在漢民族的價值觀上都不讓人信服,比如宋太宗趙光義。

趙光義登基一直存在爭議,那麽在極其重視戰績的女真族開國第一代人物面前,吳乞買有多大的分量呢?答案是太輕。

他的一生,注定了要在本國戰將派系之間走鋼絲,既要聯合他們,更要分化他們,實在不行就要派事給他們做,指定好東西讓他們去搶,絕對不能讓他們閑著。

在這種指導思想之下,他敏銳地捕捉到了一股暗地裏湧動的反宋情緒,之後用行政手段把它完美地融進了國策裏去。

這股反宋情緒來自於金國頂級戰將的家屬團裏,比如完顏宗翰的妻子蕭氏,她是遼國皇帝耶律延禧的前妻;完顏宗望的妻子金輦公主,是耶律延禧的女兒。再比如遼國降將耶律余覩、劉彥宗、時立愛,這些人都在金國成了新貴。

他們牢牢地記著宋朝乘人之危攻打燕雲十六州的仇恨。遼國是沒力量報仇了,可金國可以利用,比如兩位完顏太太,就一直在吹各自丈夫的枕頭風。

善解人意的成熟的政治家完顏吳乞買先生怎麽會錯過這樣的好機會呢?反正是慷他人之慨,搶宋朝之財,同時轉移國內軍事大佬們的視線,何樂而不為?

公元1125年(宋宣和七年)的十月份,童貫派人去向完顏宗翰討還山後九州的時候,正是吳乞買下令正式伐宋之時。屠刀已經臨頭,可嘆宋朝上層仍在做夢。

金軍在十一月初時南下,兵分兩路。東路軍由完顏宗望率領,出平州,攻幽州;西路軍的主帥是完顏宗翰,他由雲中(今山西大同)出發,進攻太原。各自攻克目標後,渡黃河會師開封,進攻宋朝的都城。

童貫當時在太原,面臨的是金國軍事排名第一的完顏宗翰。這很相襯,由宋朝兵馬大元帥,對敵金國軍事領袖,雙方當量對等。

可結果居然是空白。

童貫先是愕然,驚叫出了一句名言,堪稱是宋朝官場的共同心聲:“金國剛剛在邊外遠處立國,怎麽敢做這樣的事?!”

連東亞最大的遼國都滅掉了,來打你宋朝很奇怪嗎?童貫的腦子還真就轉不過來。他稍微等了幾天,當確定了消息的真假之後,瞬間變得靈動無比。

逃跑!

童貫第一時間上馬南逃,速度之快,讓太原知府張孝純猝不及防。他跟著快跑,才攔住了廣陽郡王,換來的卻是一聲怒吼。

“俺是宣撫,不是守土。留下我打仗,那麽多的將軍都是幹什麽吃的?”之後,童貫縱馬狂奔,消失在民眾的視線裏。從這一刻起,他數十年建立起來的赫赫威名徹底坍塌了,歲月再一次證明,只有極少數人才能堅韌到底,更多數的,都是童貫這樣曾經勇敢的心。

其實,他本不必這樣緊張的,他面對的是完顏宗翰,這個敵人的銳氣已經在滅遼的過程中消耗得差不多了,盡管掌有重兵,但征伐之心不再熾烈,更何況他背靠的是太原城。太原千年古都,要說文明什麽的倒也說不上太多,它最著名的一點是“硬”!

超乎尋常,不可思議的硬度。歷朝歷代打到這兒的戰爭都會卡殼,遠的不說,五代時以柴榮之強拿不下它;宋初時趙匡胤終生常勝,也拿它沒辦法;趙光義舉傾國之兵把它攻克了,可是卻耗時半年,累得全軍半死不活,最後在遠征燕雲時掉了鏈子,埋下了宋朝不能統一中土的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