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絕世忠勇不值錢(第6/9頁)

不說別的,連暫時出兵打通通道,或者像後橋寨、白豹城之類的攻擊都做不到嗎?那樣圍魏救趙,讓李元昊的老巢不保,他也會抽調回些軍力,對麟州、府州的壓力也會減輕很多。

可在歷史上,不僅實際行動沒有,就連個出兵的姿態,或者宣傳都沒有。或許都在大喘氣吧,好容易能清靜一會兒了!

這也就造成了一個事實,在宏觀角度上來說,宋朝靠已有的這些官員,已經不能擺平眼前的困難。需要新人出場,才能創造出新局面。廢物們站遠點兒,給能辦事的人讓開條路。

一位此前名不見經傳的書生站了出來。他的名字無人知曉,但他的業績光耀北宋。

張亢,字公壽,河南臨濮人,進士出身,官職從小到大,一路熬資格。讀他的列傳,開頭前3000字全都是各項奏折節選,因為本職如此,是一系列的判官、推官、大理寺丞的民政部門。

直到西北戰場打響,他才被派去了當鎮戎軍的通判。從這時開始,他接觸到了軍事,然後奏章突然增多,如雪片一般地飛向了開封,談的都是對戰爭的建議,從戰役的大方向,到統帥、士兵的素質,方方面面,無所不到。於是他就變得很招人煩,一個書生,剛上戰場的人,憑什麽敢這樣信口開河,沒完沒了?

紙上談兵,百無一用。哪兒涼快哪兒歇著去。碰巧這時他的母親去世了,朝廷抓到了大好機會,讓他去守孝服喪。終於清靜了,但戰事吃緊,一大堆的名臣在西北死去活來,這時張亢的好處就顯了出來。至少他是個有工作熱情的人。

於是宋朝下令奪情,讓張亢帶孝上崗,給的職務一個比一個兇險,如果追蹤當時戰鬥的轉移方向的話,就可以清晰地跟蹤到張亢的官職轉移方向。他從忠州轉到了鄜州,再從鄜州轉到了延州,職務也180度的大轉彎,從知州、通判等文官,轉成了都鈐轄這樣的武職。

直到這時,他被任命為並代都鈐轄、管勾麟府軍馬事。成了河北三城,這片基本被拋棄的敵占區的軍事主官。

這在事後就讓人懷疑,難道宋朝是突然間靈光閃現,有誰提前預知了張亢會帶來奇跡,才為國家而選擇了他?不,絕對不,因為從歷史進程上來看,就算是他立了大功,把李元昊打跑之後,國家都對他不屑一顧,官職不升反降。

哪兒來的半點重視與感謝?所以仔細思考,張亢的作用就只是一個姿態,宋朝不管能不能送到,都在往麟、府兩州送物資,不管能不能起到作用,都在轉換當地官員。

親愛的前線指戰員們,親愛的邊境居民們,朝廷沒有忘記你們,陛下與你們同在。現在送來大批的軍、民物資,以及張亢一個,希望你們能喜歡。

亮相慘了點,可要看誰演。張亢出鏡,第一幕就激動人心。當時府州城被切斷了外界聯系,只能憑借天險以及折家軍的勇悍才能自保。人心惶惶,不知前途在哪兒。

這時突然有一個騎士單人匹馬來到關前,呼叫開城。城門當然不開,就見這人拿出了一道敕書:“我乃新軍馬也,開城!”

單人獨騎,越過西夏大軍縱橫的敵占區,如此上任,古今還有第二個人嗎?他的到來,立即就提升了府州城的膽量。張亢下令,居民們出城,在東、北、下三個方位連建三處軍寨,折家軍不再固守,隨時外出保護物資進城。

這樣東山的石碳、下城的蔬菜、城北沙坑裏的水泉都源源不斷地進入府州城中,人心安定,再不慌亂。緊接著麻煩就出現,宋朝派來的禁軍大老爺們終於到了,這些人的成分和能耐用後來民國時期的遺老遺少們的經典語句來說,就是——“此何物也?”

“阿貓阿狗也……”

都是東京城裏飛雞走狗、尋花問柳的都頭,拈花惹草、風流多情的子弟,沒一個正經玩意兒!讓這些兵打仗,做夢去吧。但張亢的能力再一次顯現。一個能臣,一個高人,必須要智、仁、膽、勇兼備,張亢就是有能耐讓這些老爺兵煥發活力,重新找回做人的尊嚴。

他先是在當地招兵,像高繼宣那樣組成了自己的邊民部隊。組成之後不留在城裏,你們都熟悉方圓百裏的每一處地形,那麽出去打劫吧,下套子、打悶棍,想怎麽辦都隨心所欲,我要的是西夏人的腦袋!

結果府州城周邊的官私小道、草叢樹林就成了黨項人的墳場,不定走到什麽地方,突然間眼前一黑,就此瞬間返回家鄉。他們的腦袋被宋朝邊民們提著,在第二天清晨時成了請功的憑證。張亢說到做到,不僅給錢,而且能把自己身上的錦袍脫下來,作為給勇士的額外榮耀。

這時就要強調一下張亢打賞的力度,給錢不是一般的數額。查他的列傳,戰爭過後,他被朝廷裏邊的“忠貞良臣”們彈劾,理由就是他私自動用了官庫,造成帳目不清,很多錢不知去向。但效果如何呢?宋朝的禁軍們超級重視賞賜,那是他們發財的最重要機會。眼睜睜地看著大筆現金被一群土包子搶跑了,比殺了他們都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