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宰執功力400年!(第6/6頁)

其中大駕鹵簿需動用20061人,各色車輅由太仆寺負責,輿輦、散扇、禦馬等由殿中省負責,六軍掌管槍仗,尚書省兵部負責指揮各支旗隊,司天台負責鐘漏制作,太常司負責吹打樂器。再細化分配,各色旌旗、衣冠器物由朝服法物庫提供,軍服、弓箭由軍器庫、內弓箭庫提供。等等等等,林林總總,把大宋朝宮裏宮外,政界軍界都調動起來。為了現場完美,萬無一失,事先還繪制了《大駕鹵簿圖》,所有與會人員放下所有正常工作,按圖進行操練,出錯者……自己死去。

千辛萬苦,大典如期舉行,輝煌宏大,非常成功,大會現場還頻布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決定。皇帝決定改元了,改“景祐五年”為“寶元元年”。年號很平常,但時間太經典,人們不禁回憶到了一段光輝燦爛的歲月,和那個人——宋太祖趙匡胤。

太祖陛下就是在景德六年的十一月時,改元為開寶,從此開創的一代盛世。現在仁宗陛下是不是也要追慕前賢,大展鴻圖?結果好事連連,美妙的猜想還在繼續,現實中的成績已經出現。

禮儀之大,四海賓服,萬國來朝,桀傲不馴的黨項李元昊千裏迢迢,寫來了賀表,其言辭非常高雅謙遜,宋朝君臣展開細讀,心情隨著文字而變化,真是奇妙。

“臣祖宗本出帝胄,當東晉之末運,創後魏之初基。”這是開篇,搞什麽?李元昊在強調他有皇帝血統,後魏的?

“……臣偶擬狂斐,制小蕃文字,改大漢衣冠。衣冠既就,文字既行,禮樂既張,器用既備,吐蕃、塔塔、張掖交河,莫不從伏。”嗯?趙禎等人更暈,李元昊也在搞禮儀?衣冠、文字、禮樂、器用,非常地道啊,那麽多種族都臣服他了?

“……稱王則不喜,朝帝則是從。輻輳屢期,山呼齊舉。伏願以一垓之地,建為萬乘之邦家……遂以十月十一日,郊壇備禮,為世祖文本武興法建禮仁孝皇帝,年號天授禮法延祚。”

一片癡呆,什麽,李元昊反了?!他已經是皇帝了,搶在了十一月宋朝大典之前建壇登基,這是個笑話,還是說我們搞禮儀太失敗,被人家搶了先機?

下面的文字千真萬確地繼續陳述——“伏望皇帝陛下,睿哲成人,寬慈及物,許以西郊之地,冊為南面之君。敢竭愚庸,常敦歡好。魚來雁往,任傳鄰國之音;地久天長,永鎮邊防之患。至誠瀝肯,仰俟帝俞。”

完了……這居然是真的。天理何在?道德、禮儀何在?我們已經在全力以赴地操辦禮儀了,排場都搞過了萬人次,可為什麽還出現了反叛?!

孔夫子啊,周公旦啊,你們所強調的、所傳授的萬世不移之法,難道不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