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宰執功力400年!(第5/6頁)

臨近交卷,突然間悲劇發生。韓琦的卷子汙了,一大片墨水鋪上去,白紙變黑紙,卷子變廢紙!旁邊的人都嚇呆了,以為馬上就會聽到韓琦的哭聲。要知道文章這個東西不是單純的文字,那是凝聚精神,融會知識,再調整情緒才能寫出來的東西,尤其關乎一生的考卷,那是四五天的時間裏全力以赴才完成的。馬上要交卷了,除非過目不忘,不然沒法重來!

但是這位18歲的少年鎮定自若,請再拿一份紙筆墨,我要重寫。只見他刷刷點點,臨危不亂,居然搶在交卷之前,把時文論政以及詩詞歌賦同時寫完。至於效果怎樣,一甲進士第二名!

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要做,就一定成功!未來強悍執拗的韓相公,在剛起步時就露出了真實本相。等到金殿唱名,光耀終生的時刻,另一件靈異事件發生。剛剛唱到韓琦名下,突然間司天監太史從外面沖了進來,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外面太陽下面突然出現五色祥雲,這是重大吉兆,彩雲托日,必主賢臣。

結果大家看向韓琦的目光都有些敬畏,這人到底是什麽托生的?

說眼下,韓琦的位置是範仲淹以前坐過的,右司諫的力度絲毫沒有減弱。他把王隨、陳堯佐、韓億等人以權謀私的醜行一件一件地抖落出來,只差匯集成冊,不然就是另一幅《百官圖》。最後韓琦鄭重發問:“陛下,以祖宗八十年太平之業坐付庸臣,恣其壞乎?”太祖、太宗辛苦創業,就是為了讓他們隨便亂搞的?

仁宗像是很認真地思考了一下,然後問他,都罷免?

是,都罷免。

好,那麽你說說,換誰呢?

味道突然間變了,向右司諫咨詢中書省整體官員的任免,這是咨詢還是笑話,是憤怒還是恐嚇?但韓琦毫不含糊,你問了我就有回答。

您要正臣,可以選擇杜衍、孔道輔、胥偃、宋祁、範仲淹。您想要能臣,那麽請任用王曾、呂夷簡、蔡齊、宋綬,無論是誰,都比現在的人強!

毫不含糊,絕不膽怯。

但皇帝己不是當初年十六七,趙禎今年29歲,他牢牢地把持住皇帝的最基本權力——唯我獨尊。你們誰說什麽都只有錯,朕乾綱獨斷,自作主張大丈夫。

上面提到的人沒一個當選,老人幫是全體出局了,只有差遣、沒有實際升職的各歸本部,如韓億、石中立;太老的徹底出局,如王隨,彰信節度使、同平章事,這樣的職位半點實權都沒有,純粹養老;唯一古怪的是陳堯佐,這尊最老的菩薩居然以淮康節度使、同平章事的頭銜到鄭州去當地方官,不知是實在太受信任了,還是近來太討厭,讓他死得遠遠的,永遠別再出現。

上台的人是張士遜、章得象、王鬷、李若谷,這是恢復常制的東府中書省;樞密院方面是陳執中和王博文。前者是仁宗的老師,後者……前面說過的,“龍圖雙淚落君前”,此人終於名列兩府,身為宰執了。但好日子太短暫,剛剛36天之後,此人就死在了樞密院裏。

“臣老且死,不復得望兩府之門。”太神奇了,此人當初的痛苦,是有預見的?

什麽都擋不住宋朝奔向更富強、更尊貴的理想社會的腳步,十一月轉眼就到,仁宗朝史上最盛大的一次郊祀大典開始了。這包含了太多的官員的努力,以及皇帝本人對中國式皇帝這個職務的辦公心得。即禮儀的重要性。

中國自稱為“禮儀之邦”,那麽請問,這只是單單指著中國人民從上至下都講文明、懂禮貌、時刻五講四美三熱愛還有八榮八恥,都做到,就算達標合格了?開玩笑,根本啥也不懂。

禮儀,實際上就是排場、以及什麽樣的人用什麽樣的排場的列單說明。中國古人相信,只要把各個階層的排場等級規定好,那麽秩序就有了,法制也就有了,從上至下,由尊到卑,誰聽誰的管,就一切分明。萬眾只有依靠這個來管理,才能避免、甚至杜絕武力造反,還有以下犯上沒大小的錯誤。

所以禮儀之邦,才時刻宣稱“兵者為不祥之物,聖人不得已而為之。”不像野蠻的西方社會,他們的宗教都是以權力為目的,以號召自己的信徒去侵略別國為手段,去掠奪財富,如十字軍的東征。

這樣深刻的認識,在宋朝幾十年後出世的大才子司馬光的著作裏會真正地細剖深挖,匯總成集,來教育以後萬世帝王,教他們什麽才是最重要的,即皇帝可以沒有軍隊、沒有經濟、沒有一切,只要有禮儀,就萬事無憂!

“……故曰天子之職莫大於禮也。”——《資治通鑒》第一卷開篇詞。

現在臨近而立之年的皇帝真的開竅入道了,請看這次的郊祀大典的排場級別。先是動員百官群策群力,前宰相宋綬為首,重新編繪了《鹵簿圖記》共十卷長文,把大駕出郊所需的玉輅倚仗、諸般法器一一作出詳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