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史上最隆重皇帝離婚(第2/5頁)

只有做到了這一點,下面的事才能順利發生。

真的廢……了?事到臨頭,趙禎突然又有些猶豫,畢竟那是他共同生活了10年的妻子,而且他是“仁”宗,性格中真的有太多的不忍。但呂夷簡明確地說出了自己支持廢皇後的理由:“東漢的光武皇帝,那是中興漢室的一代明主,他就曾經廢掉自己的皇後,理由不過當時的郭皇後口出怨言、心有不滿(‘怨懟’)。何況您的郭皇後居然打傷您的脖子?”

言之確鑿,罪證俱在,怒火再一次從趙禎的心裏升騰。而且更重要的,“仁”宗性格裏的另一面也被觸動——但凡心慈手軟,優柔寡斷之人,最怕的就是面對毫不含糊、態度強硬的說客。基本上都會屈服。

下一步呂夷簡已經越過了廢不廢的問題,直接去構思廢了之後怎樣確保廢之有效。關鍵點就是禦史台和知諫院。

這兩個職能重疊的衙門在宋朝的作用就是幫著皇帝制約臣子,其中的潛台詞就是制約宰相。本著和平年代雞毛蒜皮都要敲打一番的原則,這次廢皇後簡直就是逼著他們發狂。基本上可以肯定,命令頒布之時,就是亂蜂螯頭之日。

但是不怕,呂夷簡想出了三條應付之道。第一,擡出了儒家之正理,男人們最大的幸福武器——女子七戒,也就是封建年代的女子七出之律。即“無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盜竊、妒忌、惡疾。”在古代,只要哪位已婚女士犯了其中的一條,就可以掃地出門,回娘家單過了。

而我們的郭皇後,她至少已經犯兩條:妒忌,還有無子。她與仁宗結婚10年了,連個女兒都沒生出來。更何況她彪悍到了連七出之律都規範不了、也定義不了的程度,她連丈夫都打了;

第二,就完全是政治上、官場上的工作技巧。呂夷簡第一時間以書面文件的方式通報有關部門(先敕有司),不得接受禦史台、知諫院的奏章公文,讓他們有話沒地方說,統統地憋死;

第三,就比較的另類。他替郭皇後想出了一個“體面”的下崗理由。以仁宗皇帝的身份發出了一道詔書,“廢後”的理由變成了皇後引咎辭職的聲明書。書上說,皇後發現自己10年都沒能生出孩子,真是太慚愧了,於是自動讓賢,給能生孩子的女人騰地方。皇帝深受感動,為了以前深厚的夫妻感情,他答應了她。

封她為凈妃、玉京沖妙仙師,另賜名凈悟(呵呵,幸虧不叫悟凈……),搬出東宮,到長寧宮隱居。

如此這般,一切就緒,只等第二天早朝,看看是皇帝加宰相的頂級組合強大,還是宋朝的言官大老爺們無敵。

暴風雨如期來臨,廢後詔書就像一聲令槍,所有的台諫官都一哆嗦,但緊跟著就血貫瞳人,火花四射。不必號召,更不必準備,從跪聽詔書的那一刻起,所有人都行動了起來。

他們的首領就是禦史中丞孔道輔。

這是公認的首領,無論從哪一點來看,他都是當之無愧的道義領袖,就連人生正處於百無禁忌,遇神殺神階段的範仲淹都要承認,孔大人既是他的前輩,更是他的楷模。

先說出身,孔道輔乃是聖人苗裔,孔夫子的第45代孫。出身顯赫,更珍惜羽毛,他是正規參加科考,考中了進士才踏入的官場。那一年,他才25歲。當官的前期有兩件事留在了史冊中。

第一,他給自己的老祖宗爭來了360間房子。那是在真宗趙恒時期全國大興土木,神廟蓋了一座又一座,實在讓讀書人看不過眼。這時孔道輔出面,請皇帝為孔子擴建廟堂。於是趙恒還留下了個尊孔的好名聲;

第二,公元1022年(宋乾興元年)真宗駕崩,他升官了,是太常博士、左正言,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上書,要求皇太後劉娥下台,把權力還給皇帝。想想那是劉娥,而且剛剛垂簾聽政,椅子還沒坐熱,就被人往下趕,那是什麽心情?所以結局很經典,孔道輔比範仲淹等人至少早了五六年就被趕出京城,去鄉下勞動改造。

這樣的經歷讓他在劉娥去世之後,回京城就當上了言官之首,讓所有人都心悅誠服。當天在他的率領之下,禦史台方面有侍禦史蔣堂、郭勸、楊偕、馬絳、殿中侍禦史段少連、左正言宋郊、右正言劉渙;知諫院方面比較單薄,史料中只記載了主官孫祖德和右司諫範仲淹兩人。沒辦法,職能雖然對等,但知諫院才成立不滿兩年,實在是沒法站到頭排。

言官們群情激憤,但稍微紮了一下堆就又都散開了。程序第一步,回家各自寫稿子。身為法律風紀的糾正維護者,做任何事都要依著規矩來。

於是他們就撞上了第一堵墻。文采飛揚、正氣凜然的稿子交上去了好多天,一點回音都沒有。要查一下才知道是呂大宰相的命令已經生效,從即日起不許轉達台諫的任何奏章。……你好毒,但是這半點都不能阻止我們的鬥志和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