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征服者威廉的紛亂家事(第3/3頁)

羅伯特失寵於父親後心懷怨憤,他身邊的紈絝子弟慫恿他采取行動攫取諾曼底控制權,父子間撕破臉就只缺導火索了。1077年,弟弟威廉和亨利惡作劇,把尿壺裏的臟水潑到兄長頭上,羅伯特感覺受到奇恥大辱,認為兩個弟弟敢如此放肆,肯定與父親的教唆和偏袒有關,一怒之下率兵去奪取魯昂的城堡。羅伯特政變未遂,父親下達對他的通緝令,羅伯特只得去投奔自己的舅舅佛蘭德斯伯爵,此後他受法王資助不斷在諾曼底發起叛亂。

12世紀初的編年史家伍斯特的約翰曾記載:“1079年的一次戰鬥中,羅伯特與父親狹路相逢,威廉一世的戰馬被射死,換上新戰馬後與羅伯特刀劍相搏,手部被兒子一劍擊中,跌落馬下,羅伯特繼續追砍,威廉一世發出憤怒的咆哮,羅伯特聽出父親的聲音方才離去。”

一邊是丈夫,一邊是兒子,王後瑪蒂爾達內心備受煎熬,最終偉大母愛戰勝了夫妻之情,她選擇暗中資助兒子。威廉知情後憤怒至極,他說:“我曾經以為我找到了世界上最值得信賴的助手,即我的妻子,我把她當作我的靈魂,我曾經把王國的軍政大權交付給她,對她如此信任,現在,我的妻子竟然策劃陰謀顛覆我的生活,用我的錢去資助我的敵人,把我推向墳墓。”威廉對妻子的感情勝過怨憤,除了要求瑪蒂爾達不得再犯,並未對她實行懲罰,只對羅伯特處以流放。在瑪蒂爾達斡旋下,1080年父子勉強和解,不過王後三年後去世,失去這個潤滑劑,父子關系再度緊張,羅伯特繼續與法王謀劃反對自己的父親。

兩個小兒子則百般依順,始終堅定地站在父親一邊,國王去世時,留在身邊的三子威廉繼承了英格蘭王位,史稱威廉二世,他因為有著一張像牛肉般泛紅的臉而得到綽號“紅臉威廉”。羅伯特則理所當然繼承了諾曼底公爵的位置,幼子亨利未獲得領地,得到一筆錢財去購買地產安家立業。

盡管紅臉威廉獲得坎特伯雷大主教等人支持,在兩岸皆有地產的部分諾曼貴族卻頗為犯難,他們覺得兩兄弟分踞英格蘭和諾曼底並非好的繼承方案。一位叫奧德裏克的諾曼貴族說:“一個是主公,一個是君王,都是我們的主子,他們互相充滿敵意,我們到底該怎麽侍奉他們,如果我們忠誠於威廉,就會得罪羅伯特,他會沒收我們在諾曼底的地產和歲入,反之亦然。”

部分諾曼貴族認為羅伯特名聲雖然不佳,但他統一兩岸成為共主,以他慵懶的性格有利於增進貴族權益。奧德裏克聯合一群貴族在英格蘭掀起叛亂,試圖迎立羅伯特為君主,旨在解決他們自己的“效忠難題”,維護王國穩定和個人利益。羅伯特與威廉有個協定,若一方死亡,另一方擁有繼承權,所以他未對起事貴族們伸出援手,叛亂很快被威廉二世鎮壓下去。不過此後的事實說明,只要英格蘭國王不兼任諾曼底公爵,就會引發王室內戰或貴族叛亂。

教宗烏爾班二世發起“十字軍東征”倡議,鼓勵歐洲貴族和騎士們去收復聖城耶路撒冷,生活放蕩、財政困難的羅伯特找到了一個更適合他的事業,為了籌集出征費用,他決定把諾曼底以1萬馬克的低價抵押給弟弟,紅臉威廉花錢把父親的王國重新統一。

紅臉威廉的私生活不比羅伯特好到哪兒去,他生活豪奢,一直未婚,只跟情婦們姘居,所以沒有合法子嗣。1100年8月2日,紅臉威廉在森林中狩獵,被他的臣下斯沃特爵士一箭誤射身亡,弟弟亨利此刻也在林子裏,迅速帶人前往溫徹斯特控制國庫,3天後加冕為英格蘭國王,史稱亨利一世。亨利獲得王位行動之迅速不免讓紅臉威廉之死充滿謎團,有人懷疑他策劃了對兄長的謀殺,但此事缺乏確鑿證據。鑒於兄長在世時的強硬統治,為了收買人心,亨利登基後頒布《自由憲章》,承諾實施“德政”,發誓尊重教會,保障貴族權益,限制王室的狩獵範圍,這成為後世“大憲章”的基礎性文件。

亨利只是繼承了英格蘭的王位,諾曼底公爵之職還需要重新爭取,他登基幾周後,大哥羅伯特結束東方冒險生涯回到諾曼底,根據當年跟紅臉威廉的協定提出王位訴求。第二年7月份,羅伯特率軍登陸樸茨茅斯奪取王位,教會和威廉一世的廷臣堅定支持亨利挫敗了羅伯特的野心,雙方經過談判簽署協議,羅伯特從此放棄對英格蘭王位的訴求,亨利給兄長每年2000英鎊的補貼。

1106年問題才真正解決,羅伯特不斷激起諾曼底的動蕩,亨利見時機成熟,出兵向對岸挺進,在坦什布賴戰役中活捉羅伯特,把大哥軟禁終身。這位浪蕩公爵卻因禍得福,一直活到1134年,以中世紀罕見的83歲高壽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