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玻利維亞驚魂(第6/13頁)

我在玻利維亞康橋科洛最高安全監獄中采訪過的另一個毒販告訴我說,他曾通買通過維利維亞一名前副總統,名叫努弗羅.查維斯.奧爾蒂斯,他為這名毒販提供安全保護作為回報。兩個人關系非常緊密,查維斯甚至把自己在聖塔克魯斯的房產外加汽車和保鏢全都借給了他。那輛車帶有外交牌照,可以不受警察的搜查,所以經常用它在全國各地運送可卡因。

另外毒販們還花錢買通各個執法機構,以保護不會出現令人不快的查扣情況。在兩次祈禱之間,麥科告訴我,他過去經常安排在某個地方運送少量的古柯膏,故意讓警方發現,而實際上他的手下人卻從另一個地方把大宗的貨物安全地偷運過去。為了讓UMOPAR(玻利維亞禁毒機構)對這類活動視而不見,他們每次都會收取100,000美元。在康橋科洛監獄裏,我的這位毒販朋友告訴我,這是件非常合適的買賣。

的確,我確實也會付一些保護費。情況大約是這樣的:他們(警察)會不會采取行動呢?他們會不會搗毀一些窩點呢?我們會買通他們,讓他們找個借口不幹。“哦,我們改天再行動吧!”我們也會花錢買消息。如果禁藥取締機構下決心行動,那他們就一定會幹,因為他們不受賄。所以我們會事先得到消息。警察們知道我們的電台頻率,我們一天二十四小時收聽警察的廣播,他們都有自己的綽號,就象一種暗號一樣,當我們聽到某個暗號進行呼叫我們就知道要出事了,於是趕緊跑掉。

到了1989年,玻利維亞的禁毒機構腐敗橫行,美方決定召集軍隊。這一行動引起了一些人的震驚。每個人都明白把民眾管理權交給軍隊是一件冒險的事情:長期以來,玻利維亞的軍隊一直有著出名的歷史,只要給一點機會就會篡權。誰也信不過他們,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快速發動政變。而如果軍隊也因為收受毒販的金錢而腐敗,那又會出現什麽樣的狀況呢?玻利維亞海軍曾經受命阻斷古柯運輸,但結果卻是災難性的。1988年對於一支海軍“食品供給”隊進行的隨機抽查表明,他們只實際上是靠古柯膏的供養生活的。轉過年來,海軍當中的腐敗程度變得一目了然。禁藥取締機構和玻利維亞禁毒機構突襲聖塔.阿納,卻遭到了來自海軍炮火的攻擊,海軍已經被人收買,負責保護這一地區的安全。玻利維亞空軍也同樣的充斥著腐敗。八十年代玻利維亞的主要毒販之一埃爾文.崗茲曼中尉就是一名退役空軍軍官。他與自己以前的同僚們保持著親密關系:不論什麽時候,只要是空軍運輸禁毒品軍官進行突襲,他總能提前得到消息。

有人說削減毒品貿易其實不是個好主意,雷斯拉埃爾.李在1989年寫道

如果明天可卡因工業銷聲匿跡,其結果可能是災難性的,至少在秘魯和玻利維亞如此:硬通貨儲備消失殆盡,大量的失業人口,農村地區犯罪和顛覆活動增加,新移民象潮水一樣湧入城市,如此等等。這種情況只有那些極“左”和極右翼組織才會稱心如意。例如,假如200,000名種植古柯的農民湧入拉巴斯,那玻利維亞的民主政權還能維持多久?

《白色迷宮》,李,1989

這些事情是不會挫敗美國人的熱情的。1990年5月,美國同意捐助價值超過三千萬美元的軍事裝備,前提是有1500名士兵奉命阻止古柯貿易活動。玻利維亞人大驚失色。在他們看來,派駐軍隊就幾乎肯定意味著暴力程度升級。甚至連軍隊本身也大吃一驚。他們認為,一旦受到美國指派,如果這場可卡因戰爭無法取勝,那麽錯誤就完全落在了他們的身上。所有人都會說是他們不想打贏這場戰勝。雖然如此,這種想法並沒有影響到他們接受這筆捐助:美國人威脅說如果他們不接受就要切斷經濟援助。

玻利維亞人不喜歡美國的反可卡因行動。從一開始就存在一種民族的驕傲:玻利維亞為什麽要聽命於美國指手劃腳?而不管怎樣,可卡因是一個美國的問題。在玻利維亞人看來,如果是美國人自己的問題美國人應該自己花錢解決,而不是讓一個貧窮的南美共和國自己掏腰包。玻利維亞人願意指出加利福尼亞州最主要的經濟作物之一就是大麻。如果美國有那麽多金錢和技術,都解決不了一個州的毒品問題,那麽玻利維亞這個既沒有錢也沒有技術的國家,又怎麽能消滅毒品呢?除此之外,還存在更為緊迫的危險:正如蘇亞雷斯在1980年證明的那樣,可卡因有能力威脅到玻利維亞脆弱的民主政權。而使可卡因變得令人生畏的金錢並非產生於玻利維亞:可卡因市場存在於美國。錯誤到底在誰?當然不在玻利維亞一邊。

還有另一些人認為可卡因對於玻利維亞起到積極有利的作用。無可否認,八十年代這個國家的外匯儲備因為可卡因而大幅增漲。沒有其它哪個產業能夠產生這麽高的產值。有人闡述道,在這個國家處於經濟危機當中時,古柯保證了玻利維亞農村人口不至於餓死。而且賺錢的也不僅僅是種古柯的人和古柯膏商人。無論哪裏只要古柯葉和古柯膏交易一旦形成,這個小型經濟區就會繁榮發展。任何一個突然出現於蠻荒之地的毒品小鎮都會有其完備的經濟系統,建築工人,司機,手工勞動者,酒吧招待,等等,沒有可卡因,這些東西根本不會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