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世上到底有誰愛你?(第2/6頁)

問題是燕太子丹想用秦舞陽,但荊軻不願意啊!荊軻心裏面,有著另外一個理想的助手人選。

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治行。頃之,未發。

荊軻在等待某一個人到燕國來,要和這個人一起去刺殺秦始皇。可是那個人住得非常遠,需要花時間準備,所以一直沒有到,荊軻也一直在等待他,因此延遲了出發的時間。

太子遲之,疑其改悔,乃復請曰:“日已盡矣,荊卿豈有意哉?丹請得先遣秦舞陽。”

“太子遲之,疑其改悔”,各位又可以再次清楚地看出太子丹是一個什麽樣的人。他看到荊軻一直沒有出發,又開始懷疑荊軻是不是後悔改變心意了。他故意再次對荊軻說:“日子已經快到了,荊卿難道沒有出發的打算嗎?我可以派遣秦舞陽先去。”這話說得多麽不客氣,意思就是懷疑荊軻是不是怕死不敢去。如果你怕死,我就叫秦舞陽去。

荊軻怒,叱太子曰:“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豎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遂發。

荊軻非常生氣,太子丹對他那麽好,那麽看重他,給他那麽多的享受,結果到這一刻,荊軻才發現燕太子丹根本不了解他是個什麽樣的人。荊軻既然決定要做這件事,他已然視死如歸,怎麽可能會改變心意?

荊軻斥責太子說:“如果只想去送死,那不過是一介豎子而已。”做一件事情的目的是成功,而不是做烈士。今天荊軻要做的事情,是拿一把匕首,進入“不測之強秦”。既然“不測”,就得有萬全的準備,盡量將一切條件準備到最好。而在這眾多條件之中,最重要的就是人。選擇什麽樣的人,往往就決定了一件事情的成敗。

可是這時太子已經懷疑荊軻,荊軻也只能出發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羽聲慷慨,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於是荊軻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再看一遍,雖然跟《燕丹子》有點兒不太一樣,但這一幕還是一樣悲壯!燕太子丹謀事,也還是一樣不密。《易經》說:“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從這裏就可以預蔔太子丹做事的成敗。

遂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要辦成刺秦這樣的大事,就要確保成功的概率;要確保成功的概率,就必須想盡辦法去打通一個又一個關卡。燕國的使團到了秦國,秦王一定會親自見你嗎?他就沒有其他要事嗎?這時候就需要秦王身邊的人,來幫你講話。

那秦王身邊的人為什麽要幫你講話呢?因為你長得帥嗎?還是你跟他有什麽私人的交情嗎?如果都沒有,那還有一個辦法。什麽辦法?“世路難行錢為馬”,就用“千金之資幣物”去賄賂秦王的寵臣蒙嘉,果然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嘉為先言於秦王曰:“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舉兵以逆軍吏,願舉國為內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恐懼不敢自陳,謹斬樊於期之頭,及獻燕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於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設九賓,見燕使者鹹陽宮。

蒙嘉收了錢之後,就先替燕國使團講話,他說:“燕王確實被大王您的威嚴震懾得心驚膽戰,不敢發動軍隊來抵抗大王(就是不敢舉兵對抗的意思),希望變成秦國的臣子,和其他諸侯一樣,比照郡縣納賦稅,只盼望能守住先王的宗廟。燕國恐懼得不敢自己陳述(因此才要蒙嘉私下幫著講),恭謹地斬下樊於期的頭,並獻上燕督亢的地圖,用盒子封好,燕王親自拜送於庭,派使者來見大王,等候大王的命令。”

蒙嘉特別把“樊於期頭”和“燕督亢之地圖”這兩樣東西講出來,因為他也知道這兩樣東西是秦王最在乎的。秦王果然非常高興,決定用盛大的禮儀(“乃朝服,設九賓”),在鹹陽宮接見燕國使者。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舞陽奉地圖柙,以次進。

到了殿上,荊軻是正使,拿著裝有樊於期首級的木函;秦舞陽是副使,拿著裝有地圖的匣子。兩個人一前一後上去見秦王,這是當初就想好的計謀。到獻圖的時候,荊軻跟秦舞陽兩個人共同把圖打開,這樣殿上有兩個人,刺殺就有把握多了。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就算辦法再好,你也得看看執行這個任務的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