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吉兇從何而來?(第4/7頁)

我們來看看,李斯這次為何而嘆息?

“悲夫!不道之君,何可為計哉!……吾以忠死,宜矣。”

李斯嘆息的是:“可悲啊!這樣無道的昏君啊,還能有什麽辦法呢?像我這樣的忠臣死掉,才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啊!”

李斯講得真好啊!問題是,當年是誰立了這個無道昏君?當年是誰背叛了信任你一輩子的秦始皇?當年又是誰害死了帝國英明的繼承人扶蘇?不都是你李斯嗎!你李斯能算忠臣嗎?

如果沒有你李斯,二世能當皇帝嗎?趙高能被重用嗎?你一手造成這個局面,如今自食苦果,還有臉說自己是忠臣?你有這種下場,真是“宜矣”!

“且二世之治豈不亂哉!日者夷其兄弟而自立也,殺忠臣而貴賤人,作為阿房之宮,賦斂天下。吾非不諫也,而不吾聽也。”

李斯又說:“況且二世治國豈不是亂來嗎?他剛剛殺死了自己的兄弟而自立為皇帝,又殺害忠臣而重用低賤的人(李斯講的忠臣是他自己,賤人是趙高),修建阿房宮,對天下百姓橫征暴斂。不是我不勸諫,而是他不聽啊!”

等等,李斯啊,不是你不勸諫?二世殺兄弟的時候,請問你在幹嗎?當二世問你“為之奈何”時,請問你又是怎麽回答他的?當時你有勸諫嗎?今天你居然好意思說自己是忠臣,是二世不聽你的勸諫?搞了半天,全是別人的錯,你和二世又有何區別?

接下來李斯的話就更精彩了,各位看下面這一段:

“凡古聖王,飲食有節,車器有數,宮室有度,出令造事,加費而無益於民利者禁,故能長久治安。”

李斯說:“古代的聖王,不管什麽樣的享受都有節度,絕不放縱欲望,絕不壓榨百姓,也不做對百姓沒有好處的事情,所以國家才能長治久安。”李斯這段話講得多好啊!可是當年建議始皇“收去《詩》《書》百家之語以愚百姓,使天下人無法以古非今”,禁絕一切古聖王之學的人是誰啊?不就是你李斯嗎?對始皇說“三代之事無足法也”的人又是誰啊?不還是你李斯嗎?

所以從這段話各位可以知道,李斯不是不懂得古代聖王之道,也不是覺得不應該效法古人,他也知道這是國家長治久安之術,但他當年為了迎合秦始皇,根本就是睜著眼睛說瞎話,昧著良心說三代以前的事不足效法。三代之事如果真的不足效法,那你李斯今天這段話又是講給誰聽呢?

其實你什麽都明白,但你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什麽話都可以昧著良心說,什麽事都可以昧著良心做,你和趙高一樣都是小人。如今的李斯,就要自食苦果了。

“今行逆於昆弟,不顧其咎;侵殺忠臣,不思其殃;大為宮室,厚賦天下,不愛其費——三者已行,天下不聽。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趙高為佐,吾必見寇至鹹陽,鹿遊於朝也。”

“逆於昆弟”“侵殺忠臣”“大為宮室”,這完全說的就是二世皇帝胡亥的所作所為。只是前面李斯一聲也不吭,坐視天下糜爛,甚至還勸二世行督責之術。等到一半天下都被造反勢力占據了才講真話,還怪二世的心沒有醒悟。

“而以趙高為佐”,這才是李斯心中最恨的,二世皇帝怎麽能相信趙高這種小人呢?(難道要相信你李斯嗎?)李斯說:“我一定可以看到盜寇殺進鹹陽,朝堂變成荒野,讓麋鹿也可以漫遊其間的那一天。”

李斯的預言對不對?他的預言太對了!問題是,你這麽聰明又能預言,為什麽不早講?以前多少次丞相該講話的時候,你又說過什麽?當秦二世倒行逆施的時候,你有沒有勸諫過他?如果是扶蘇當皇帝的話,天下會到這種地步嗎?現在的局面,到底是誰一手造成的?

李斯啊,你有這樣的預言能力,能看到秦朝的未來,還不如好好想一想自己的未來該怎麽辦吧!那一天確實是會到來,這一點你沒說錯,但有一點你說錯了,你李斯看不到那一天了。

於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獄,治罪,責斯與子由謀反狀,皆收捕宗族賓客。趙高治斯,榜掠千余,不勝痛,自誣服。

於是二世就派趙高審理丞相一案,務必查清楚丞相的罪責。為了追究李斯和兒子李由謀反的事,趙高將李斯的家族和賓客全部都逮捕下獄。為了讓李斯招供,對其嚴刑拷打的次數有一千多次,李斯不能忍受這樣的痛苦,只好含冤認罪。

是啊,人又不是鐵石做的,人是肉做的。每天被人這樣嚴刑拷打,什麽都會承認的。可是,李斯為什麽不幹脆自殺呢?在《秦始皇本紀》中,丞相馮去疾與將軍馮劫不都自殺了嗎?要知道,人生最可怕的不是死,而是生不如死。但李斯不肯自殺其實是有原因的,因為他相信自己一定會被二世赦免,甚至可能重新擔任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