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吉兇從何而來?(第2/7頁)

這時趙高說:“如果你能夠勸諫的話,我來幫你找皇帝空閑的時候,讓你有機會上諫。”意思就是,不用擔心,我會幫你,你聽我的就行了。趙高為什麽要這麽做呢?因為他要設下一個陷阱,讓李斯跳進去。

於是趙高待二世方燕樂,婦女居前,使人告丞相:“上方閑,可奏事。”丞相至宮門上謁,如此者三。

接下來,趙高就專門等到二世正在後宮享樂,美女環繞身邊的時候,派人去跟李斯說:“皇帝現在有空閑的時間了,你趕快過來奏事吧!”而李斯就相信了趙高,到宮門要求見皇帝上奏。可是二世皇帝正在享樂,他當然不希望有人打擾。李斯每次都挑這種時候來進諫,一而再,再而三地打擾皇帝,各位認為二世會有什麽感覺?

二世怒曰:“吾常多閑日,丞相不來。吾方燕私,丞相輒來請事。丞相豈少我哉?且固我哉?”

二世感到極為憤怒,他說:“我有很多空閑的日子,丞相都不來。我正在私下享樂的時候,丞相卻挑這種時候來,丞相是覺得我年輕就輕視我,還是根本就從心裏看不起我?”

二世心中有鬼,知道自己不是當皇帝的料,所以深恐別人看不起他。趙高正是利用了這一點,才讓他不敢上朝。可是即使如此,大臣只要一個眼神、一個語氣、一個動作不對,就刺中了他心中最大的弱點。因此他更加惱羞成怒,而這時候正是趙高可以上下其手的時候。

趙高因曰:“如此殆矣!夫沙丘之謀,丞相與焉!”

趙高說:“倘若真是如此,那就太危險了!沙丘密謀,丞相是參與了的啊!”

看到沒有?趙高馬上把“沙丘之謀”這件事拿出來講,因為這是二世最大的心病。趙高這段話說得極有技巧,“丞相與焉”就是在提醒二世,李斯是二世篡位真相的知情者,這不但讓二世去想丞相看不起他的原因,更讓二世驚覺李斯有能力讓他陷入危險之中。

“今陛下已立為帝,而丞相貴不益,此其意亦望裂地而王矣。”

趙高又提醒二世:“現在陛下已經即位為皇帝,但丞相還是丞相,地位卻沒有提高,他的意思大概是想要裂土封王。”意思就是,這場陰謀中丞相沒有拿到任何好處。這無疑是指責李斯心懷怨懟,豈不更讓二世擔心?

“且陛下不問臣,臣不敢言。丞相長男李由為三川守,楚盜陳勝等皆丞相傍縣之子,以故楚盜公行過三川,城守不肯擊。高聞其文書相往來,未得其審,故未敢以聞。”

趙高接著說:“如果陛下您不問我,我不敢說。”大凡你有事想對人講,只要說:“唉!有句話應該跟你說,但我不知道該不該說。”對方十之八九都會要你說,這不就是欲擒故縱嗎?這樣一來,二世就會更想聽。

接下來趙高揭露了一個驚人的秘密:“丞相的大兒子李由是三川郡守,楚地的強盜陳勝等人都是丞相的故鄉鄰縣人,因此楚地的強盜才敢公然經過三川郡,李由也才守在城中不攻擊。我曾聽說李由和楚盜之間有書信來往,但還沒有拿到證據,所以不敢報告。”

“且丞相居外,權重於陛下。”

二世一聽,如果趙高說的都是真的,那就太危險了!因為李斯已經做了這麽久的丞相,太多的官吏心中只知有丞相,不知有二世皇帝。所以趙高才說“丞相在外面,權力比陛下還大”。

二世以為然,欲案丞相,恐其不審。乃使人案驗三川守與盜通狀,李斯聞之。

二世非常相信趙高,覺得他的話太對了,想要找出丞相的罪狀,將他法辦,但又擔心沒有證據。於是就派人去調查三川郡守與楚盜勾結的情況,李斯也很快得知了這個消息。

這時李斯終於明白,在背後害他的人就是趙高。各位認為李斯是笨人嗎?當然不是。那他為什麽會上趙高的當?如果各位看過我講張良故事中“忍”和“先”的道理,就會知道緣故。因為李斯瞧不起趙高,認為趙高不過是個宦官(古人都看不起宦官,各位看太史公的《報任安書》就可以知道),是個狐假虎威(二世也能算虎的話)、溜須拍馬的小人(你李斯比他好到哪裏去嗎),所以對趙高根本沒有防備,才會中了趙高的計。

不到兩年,“亡秦三人組”中的兩名主角已經正式翻臉。問題是,胡亥究竟會幫誰?

是時二世在甘泉,方作觳抵優俳之觀。李斯不得見,因上書言趙高之短曰:“……今有大臣於陛下擅利擅害,與陛下無異,此甚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