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吉兇從何而來?(第3/7頁)

這個時候二世在甘泉宮,正在觀看摔跤和滑稽戲表演(真是充實的精神生活啊),李斯見不到二世,他就上了一封奏書攻擊趙高。李斯每次都用奏書這招化解危機,但這次沒用了。

李斯先說:“現在有大臣在陛下面前,擅自行使賞罰大權,和皇帝沒有什麽兩樣,這是非常不妥當的。”各位要知道,領導者的權力根源在於能決定他人的賞罰,如果底下的人可以擅行賞罰,就等於奪取了君上的權力。

“今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陛下不圖,臣恐其為變也。”

這個人到底是誰呢?李斯幹脆明白指出來,那就是趙高。“現在趙高有邪僻放縱的心志和陰險叛逆的行為。……如果陛下不對這件事情有所防備的話,我害怕將來趙高就要謀反了。”從後來的歷史發展來看,李斯完全說對了。不過在這一刻,我們來看看胡亥是什麽反應。各位注意看下面這一段,這一段非常有趣。

二世曰:“何哉?夫高,故宦人也,然不為安肆志,不以危易心,潔行修善,自使至此,以忠得進,以信守位,朕實賢之,而君疑之,何也?……”

李斯曰:“不然。夫高,故賤人也,無識於理,貪欲無厭,求利不止,列勢次主,求欲無窮,臣故曰殆。”

二世說:“這是什麽話呢?趙高原本是個宦官(關於這一點,目前史學家還有爭議,以後有機會再詳談),但他不因處境安逸就為所欲為,也不因處境危險就改變忠心,他的行為如此廉潔,每天都在砥礪自己向善,從我開始任用他到現在,他都是因為忠心才受到提拔,因為誠信才守住職位。朕把他當成賢人,而你卻懷疑他,這是為什麽呢?”

李斯說:“不是這樣的,趙高原本是卑賤的人,於道理一無所知,貪得無厭,求利不止,權勢之大僅次於陛下,他的需求和欲望永遠沒有止境,所以我說他將會危害國家。”

我為什麽讓各位注意看這一段?同樣一個人在兩個不同人的心中,評價可以相差多少?在胡亥的心中,趙高是忠信雙全的賢人;而在李斯的心中,趙高是一個貪欲無厭的賤人。兩個人對同一個人的判斷,居然可以相差這麽多!

那麽,各位覺得二世皇帝到底是相信自己還是相信李斯的判斷呢?

二世已前信趙高,恐李斯殺之,乃私告趙高。

二世皇帝相信的人,始終不是李斯而是趙高。他還擔心李斯要陷害趙高這個老實人,而趙高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萬一被李斯害死怎麽辦?以後還有誰會保護二世?於是他私底下把這件事告訴了趙高。

高曰:“丞相所患者獨高,高已死,丞相即欲為田常所為。”於是二世曰:“其以李斯屬郎中令!”

趙高說:“丞相為什麽這麽做?因為他所防備的只有我趙高啊,等我死後,丞相就可以去做田常所做的事了。”田常是春秋時期齊國的大夫,他做了什麽事?就是謀朝篡位!趙高就是要告訴二世,當年田常在齊國篡位,如今丞相也準備要在秦國篡位了。

趙高的話,結合前面對李由和楚盜關系的各種猜想,怎能不叫二世毛骨悚然。他終於下定決心:“就把李斯交給郎中令查辦吧!”誰是郎中令?不就是趙高嗎?叫趙高來審判李斯,那李斯還有活路嗎?

在這件事情上,李斯到底犯了什麽錯誤?簡單來說就是四個字:“疏不間親”。

在這個社會上,即使你有再對的道理,即使你有再好的想法,當你要在某人面前批評另外一個人的時候,請你也一定要想清楚,你批評的那個人,跟你現在講話的對象,他們兩個是什麽關系,人家對你的信任到底有多少,和對另一個人的信任相比,誰高誰低。如果你跟某人關系疏遠,記得絕對不能去攻擊跟他關系親近的人,因為他寧可相信那個跟他關系親近的人,也絕對不會相信你。這不是道理對錯的問題,這是人情世故的問題。

《李斯列傳》對李斯下獄原因的記載和《秦始皇本紀》有所不同。《秦始皇本紀》說是丞相李斯、丞相馮去疾與將軍馮劫聯合進諫二世,要他經略四方邊境和停止興建阿房宮,所以才被下獄;而《李斯列傳》則說是因為李斯攻擊趙高,所以才被下獄。

趙高案治李斯。李斯拘執束縛,居囹圄中,仰天而嘆……

趙高查辦李斯,李斯就被抓起來,關到監獄裏面去了,李斯發出了他一生的第四次嘆息。第一次嘆息時,他只是個地方小吏;第二次嘆息時,他已經是富貴極矣的丞相;第三次嘆息時,他面對人生最重要的選擇,決定背叛秦始皇;到如今第四次嘆息,他已經成了階下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