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民國

十多年前,有一張看似尋常的照片,曾深深觸動了我。當有朋友問我編《老照片》這些年,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照片是哪一張時,雖然經手刊出的老照片已不下幾千張,但我張口就說出了這張照片。

照片拍攝於1935年的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圖一),定格了一位幼兒園女教師帶著一群孩子在草坪上做遊戲的瞬間。冬日的陽光,暖暖地,灑在年輕女教師娟秀的面龐和孩子們歡快的笑臉上,溫馨而祥和。從攝影的角度來說,這張照片無論其勻稱的構圖、妙曼的動感還是對人物神情恰到好處的捕捉,都堪為經典之作。但是僅憑這些,這張照片還不足以從幾千張照片裏脫穎而出,給我留下那麽深刻的印象。這幅照片如此地觸動我,還因為照片以其獨有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特定的時代——抗戰前民國社會的日常生活。

通常,提起民國社會,大陸的一般民眾耳熟能詳的是紅軍的偉大長征,是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鬥爭,是國統區的腐敗以及埋葬蔣家王朝的戰爭。而對於民國社會的各項事業、戰爭以外各階層民眾的庸常生活,則所知甚少,與此相關的照片更是鳳毛麟角,難得一見。

圖一 1935年,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即景。冬日的陽光,暖暖地,灑在年輕女教師娟秀的面龐和孩子們歡快的笑臉上,溫馨而祥和……

這幅照片,是台灣的老照片收藏與研究者秦風先生提供的。秦風先生以其獨有的地緣優勢,為《老照片》提供了大量的民國影像,在很大程度上豐富、彌補了大陸民眾對民國社會的認知,尤其是通過許多記錄民眾日常生活的老照片,向人們呈現了民國社會作為近代中國文明階段性進程的另一面。

這張照片定格的雖只是日常生活的一個瞬間,但所折射的時代意涵也是顯見的。北伐結束,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到了1935年,社會尚稱安定,各項建設逐次展開,如果沒有兩年後日本人的大舉入侵,和平發展的局面得以延續,中國的社會進程完全會是另外一種樣子。而這張記錄民國首都民眾尋常生活的照片,以及畫面本身所透露出的安寧與祥和,正是那個時代的某種寫照。與通常印象裏的“萬惡舊社會”,至少是大相徑庭。

還有這張攝於1936年的江蘇鎮江民眾教育館的宣傳櫥窗前的一幕(圖二):一位身著碎花旗袍的年輕女子,帶著兩個女孩,在鎮江民眾教育館的宣傳櫥窗前駐足觀望,一邊在向孩子講解著什麽。而寫在櫥窗玻璃上那條宣傳口號“養護兒童是父母與教師的責任”,則表達了社會對於兒童教養的共同認知。照片的提供者黃詠梅在隨文中回憶道:

那是1936年秋,七歲的我是二年級小學生。父親在我四歲時因急病死於執教的外地,母親守著我和妹妹們在鎮江東門老家深宅裏相依為命。我六歲入民眾教育館辦的小學,校舍設在孔廟裏,離我老家不出一百米。年輕新潮的王校長是出國留學生的留守夫人,她在講台上給我們示範刷牙,給我們講述日本軍國主義者向日本小學生灌輸侵華思想的故事。還有好幾位關愛我如同父母的老師,孜孜不倦地傳授知識。孔廟正殿陳列著“頭懸梁”、“錐刺股”、“孟母三遷”等故事的小泥人塑像,還有衛生常識方面的模型、圖片,教室設在正殿後西院落的平房裏。更使我感興趣的是,遇到周末,民眾教育館為附近居民放映電影,我們小學生是必去的觀眾。那年代,能看到卓別林誇張的滑稽表演,雖然無聲,也是莫大的享受。大舅父一人在外地工作,那年回鎮江探家時,星期天和大舅母唐思萱帶著表妹吳碧霞來看望我們,我高興地陪他們去我心愛的學校參觀。走近櫥窗前,那張宣傳畫吸引了我和表妹。我們駐足細看,大舅母邊看邊給我們講解,我入神聆聽,表妹目不轉睛地看著畫上的小朋友。大舅父見此情此景,即興抓拍下來,當時我們一點不知道。

作者結合這張照片的回憶,為我們留下了許多有價值的信息。一位幼年喪父、與母親和妹妹們相依為命的女孩,並沒有因生活困頓而失去接受教育的機會;民眾教育館及其創辦的小學奉行的是“中西合璧”的施教方針,既承繼傳統倫理文化,又傳播現代衛生科學常識,還放映西方電影……從上面的敘述裏,足以看出民眾教育館所承載的一般社會功能,和為普及教育、傳播文明所做的種種努力。

圖二 1936年,攝於江蘇鎮江民眾教育館宣傳櫥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