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四四章 影響深遠

不僅是帶回了滿船的異域貨物,更讓蘇錦驚喜的是,隨船而來的竟然有浡泥國、大秦國、波斯國三國的使節,帶著國書和禮物跟著大船前來朝拜遠在東方的富庶的大宋帝國。

蘇錦知道,這些使節的隨船到達會令朝廷上下轟動不已,趙禎雖非好大喜功之人,但外邦慕名來朝,標志著他這個皇帝將國家治理的還不賴,一定會喜出望外。

蘇錦特意推遲了行程,接見慰問眾人,談及路途上的風土人情以及數番兇險之處,不由得悠然神往,驚異連連;原來船隊出發之後進了深海便遭遇暴風雨,滔天巨浪差點將船隊盡數傾覆,好在老天保佑風雨過後船只雖有小損卻並沒有出現大的狀況;唯一可慮的是風暴將船只吹得遠離航線,船上的船工和向導又非老手,花了不少天數才重新找到正確的路線,這也是航程耽擱的一個原因。

到達沿途諸國的港口,對於這些遠方來客,當地的蕃人極為好客,國王和大臣們把他們當做貴客來迎接,所以又被一些禮節上的東西耽擱了時日,好在這一路有艱險有欣喜,最終天隨人願。

蘇錦心中的歡喜還不僅是這些,這次商船航海的意義可不是帶回來十六船貨物那麽簡單,這一次打通了航道,跟西方蕃國之間建立了聯系,今後的商業貿易和政治上的交往將會更為密切,在這個時代,大宋恐怕是世界上最為富庶的國家了,蕃國大多處於蠻荒落後的時期,此次航行的成功無疑為大宋帶來更多的好處。

具體有些什麽樣積極的影響,蘇錦一時也說不出來,但有一點蘇錦極為自豪,此次遠洋航行比後世的三寶太監下西洋早了幾百年,這已經是個創舉了,如果時空沒有扭曲的話,將來後世的史書上當會有他蘇記遠洋商船下西洋的事跡留存,但不知後世之人會如何評價如此一次航行。

潘恒一日之後,蘇錦便帶著浡泥、大秦、波斯三國的使節上京城,蘇記的幾位主母留在明州指揮人手將貨物卸下歸類登記,定價發貨到各處進行銷售,由於這些蕃國的貨物都是緊俏之物,在定價上倒是破費了一番周折,貨物是以大宋陶瓷茶葉絹絲等商品采用物物交換的形勢換取而來,在定價上壓根沒有參照之物,只能根據少量蕃人冒險飄洋而來帶來的貨物進行比對,之後再行銷售。

粗略一估算此行毛利,蘇家幾位主母都吐舌不已,此行帶去的商品價值八百多萬,來往人員的夥食工錢賞錢費一百五十萬貫,成本共計千萬不到,但換來的商品價值竟然高達五倍之多,亦即是說毛利達四千萬貫之巨,真是令人眩暈的餓一個數字。

以龍涎香為例,每餅蘇記以十斤茶葉加上十只陶瓷碗換來,所費成本不過五貫五百文上下,而龍涎香一到大宋國內,質量上乘者價格高達百貫,次一些的也最少七八十貫一餅,暴利達十幾二十倍;當然也有其他的商品利潤兩三倍,相互對沖之下,平均在五倍左右;蘇記這一趟的冒險便已經足足抵上蘇記所有產業一年的所有利潤之和,蘇家眾女原先不懂蘇錦為何要冒著危險在錢銀極為緊張的情況下硬是擠出千萬貫來打造船隊航海取利,這回才明白,原來竟有如此的暴利在其中,難怪值得冒險一試了,別說是五倍暴利,便是一兩倍,憑借蘇錦的性格,也會去試一試的。

晏碧雲知道,蘇記這回行天下之先勇敢的踏出這一步,很快便會有千萬家商賈趨之若鶩,以後隨著外域商品的輸入,利潤將不會這麽豐厚,所以她迅速的組織人手將這批貨物快速銷售出去,她跟蘇錦商量好了,待回歸人員休息三個月之後,再立刻進行第二次遠航,一定要趕在大批商賈盯上海外貿易這塊蛋糕之前,打個利潤的時間差再大賺一筆,從此之後,蘇家將毫無疑問的成為大宋首富之家,坐擁億萬身家了。

蘇錦大為贊賞晏碧雲的魄力,連他都沒想到商道開通之後會導致外域商品暴利降低,晏碧雲卻一下子看穿了未來的趨勢,自己是穿越客,對海外貿易的暴利居然直到今天才發覺,而且還對開通航道的後果不甚了了,要是換做晏碧雲是穿越的身份,恐怕老早蘇家便是盆滿缽滿,賺的金山銀山堆上天了,她比自己更有商業的敏感。

蘇錦舉雙手贊同晏碧雲的提議,他一向只是個引導者的角色,譬如銀莊、礦山之類的產業,他只知道這些是賺錢的,所以便一頭興的張羅著開設,但實際上沒有晏碧雲在後面幫他完善紕漏,並舉一反三的給予管理上和經營上的糾偏,恐怕早就虧到姥姥家去了;這一回自然也是晏碧雲跟在後面設計,而蘇錦則不得不趕緊帶著蕃國使臣趕往京城,前來傳旨的內侍急的要命,這個蘇大人似乎根本不把皇上的聖旨當回事,聖旨到來還依舊耽擱一日,當真是膽子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