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四二章 狼來了

九月秋高季節,蘇錦親赴夏國為使,表明大宋開放貿易,協助夏人重建之心,並邀請野利都蘭和夏國國主李寧令哥與大宋皇帝會面。

對於蘇錦的到來,夏國上下的心情是矛盾的,這個人是夏國內亂的罪魁禍首,大夏如今陷入舉步維艱的困頓局面,便是拜此人所賜;但與此同時,又不得不承認,也正是此人讓夏國社稷得以周全,否則在遼宋合擊之下,社稷早已傾覆。

特別是如今掌握大權的這批人,野利太後和國主李寧令哥自然是其中的受益者,若無蘇錦鋌而走險騰挪周旋,如今怕是在沒藏氏掌權之下死無葬身之地了,張元任敬德等人也是受惠者,故而從內心深處的情感上來說,對蘇錦倒是沒有那麽強烈的憎恨之意。

夏遼之戰後,僅僅半個月不到的時間,遼國主耶律宗真便遣使來夏,向夏人示好,除了闡明夏遼兩國均是此戰的受害者,還深度的剖析了宋人的行為,要夏國認清形勢,和遼國重建傳統友好的情意,共同對付即將到了的宋人的各個擊破;其實不用遼國提醒,夏國朝廷上下也能很清晰的看出這一點,他們不惜冒著激怒宋國的風險,毅然將北方大軍迅速南調,扼守宥州會州兩地,雖沒書面答復遼國,行動上已經表明了立場。

蘇錦來使,夏國上下很是緊張,還以為是宋人前來興師問罪的,如今就算和遼人結盟,雙方聯手也未必是宋國對手,總是要拖個一兩年恢復國力為好;對於野利都蘭而言,她甚至還擔心蘇錦是為了兩家的秘密貿易而來,因為戰後夏國的戰馬損失十幾萬匹,野利都蘭已經下令野利部落禁止同蘇記進行戰馬換糧食的交易,在掉腦袋和餓肚子面前,她顯然會選擇後者。

可是沒想到的是,蘇錦竟然提出的是夏人夢寐以求的事,開放兩國貿易,低價援助糧食,甚至趙禎要親自當面像他們道歉;這就像沙漠中焦渴的旅人忽然看見一汪大湖,既喜出望外又擔心是海市蜃樓,吃了宋國不少的虧,夏國上下無疑對宋人從心理上有了極大的戒備之心。

客客氣氣的安頓好蘇錦之後,夏國上下開始緊張的磋商起來,朝中老臣新貴上至太後皇上下到各部官長都被要求就此事發表意見,顯然這種商議只會有兩種相持不下的意見。

一種是以張元為代表人群,建議抓住這個機會全面恢復國力,因為如今的夏國和遼人貿易雖開但不能互通有無,貿易的價值不大,對夏國的幫助也不明顯;另一群人則認為,宋人這是行緩兵之計,采取拉攏之策,目的還是最終的各個擊破,也許又會借此事讓遼夏關系緊張,再以國家社稷安危為脅迫逼迫夏國和遼人作戰,所謂吃一塹長一智,不能再上宋國的當。

兩種意見相持不下,讓野利太後也無從決斷,野利太後不得已只好想出一個掏心之計,她要和跟隨蘇錦來使的阿狸和野利都蘭好好的談一談,也許蘇錦不會在枕邊跟兩女說什麽國家大事,但兩女深得蘇錦寵愛,也必然知道一切內幕消息。

野利太後盛情邀請蘇錦一行遊覽興慶府各處景物名勝,在承天寺禪房休息的時候派張元和老和尚們纏住蘇錦,自己則悄悄的在禪房和野利端雲及李阿狸敘話,曉之以國理動之以親情,百般花樣翻新,把兩個女子弄得哭哭啼啼真情流露,終於說出她們所知道的一些事情。

野利端雲道:“姑母,侄女知道我大夏上下對蘇錦有防備之心,侄女兒也為此感到自責,因為在前番諸事上,蘇錦所為確實對我大夏損害不小;但對我野利部落,蘇錦算是仁至義盡了,他可從來沒有對我野利部落做過什麽不利的事;就算是幾個月前,姑母下令中止戰馬交易的事情,蘇錦也沒有因此事怪我和表妹,相反他還安慰我們說‘這事很正常,太後的決定是對夏國有利的決定,站在這個立場上,我能理解,戰馬交易可以終止,蘇記也不會因此而斷絕與野利部落的其他交易,你們大可放心’,姑母,這就是為什麽蘇記還在偷偷的輸送糧食給咱們野利部落的原因,年後的饑荒若無這些糧食,大夏成什麽樣子您該很明白。”

野利都蘭點頭道:“這還像個話,哀家就說呢,我這兩個水靈靈的姑娘家被他騙到手了,他也算是咱們野利部落的女婿,不至於如此絕情。”

野利端雲道:“他不會的,您想想,為了阿狸,他都能涉險用計,差點便和咱們被困死在皇宮裏,就憑這一點您就該相信他的為人了;當然了,他是宋人,身居高官要職,各為其主亦是無可厚非,所以做事的出發點乃是為宋國著想,但他會尋找其中的平衡點;姑母可知道,宋國得知我大夏和遼人重修舊好的時候極為憤怒,若非蘇錦從中周旋,我大夏已經是大兵壓境了,宋國的實力現在滅我大夏綽綽有余,但蘇錦不答應這麽做,便是對我野利部落的維護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