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一章 問策(下)

晏殊有些暗暗擔憂,昨日叫蘇錦拿出應對之策時,這小子支支吾吾的搪塞,還以酒遮臉逃了回去,此刻見他主動提出籌糧之事,不禁心裏打鼓,但願這小子昨日只是藏拙,而非信口胡言,否則不但是他,自己也將受到牽連。

只聽蘇錦道:“揚州之事乃是一府之事,草民舉手間便可將此事解決,然而一城之事易辦,舉國之事便難辦了,在下說出自己的辦法之前,想聽聽皇上和三司使晏大人對此事是怎麽打算的。”

趙禎想了想道:“晏愛卿,可將朝廷所議之對策說與蘇錦聽聽。”

晏殊咳嗽一聲道:“臣想聽聽揚州之事蘇錦打算如何解決,然後再談及朝廷對於民間屯糧的對策。”

趙禎和蘇錦都明白,晏殊這是要聽聽蘇錦夠不夠資格來聽下面的話,晏殊雖舉薦蘇錦,但蘇錦要是不能在此事上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來,晏殊絕對不會繼續推薦蘇錦。

雖然在晏殊看來,蘇錦是辦此事的絕佳人選,而且不能不說晏殊是對蘇錦藏著私心的,但畢竟了解的不夠透徹,萬一這家夥不夠格,枉費了自己的栽培不說,這大事可耽擱不起,饑荒迫在眉睫,多耽誤一天便有可能造成更大的混亂;更要命的事,由此帶來的後果是自己莫說相位,連三司使這個位置也坐不住了。

蘇錦一笑道:“草民的辦法很簡單,揚州府百姓動亂因糧食起,我聽富弼大人說,乃是市面無糧,黑市糧價奇高,百姓們根本買不起糧食;若草民去辦,只需調運大批糧食平價售出,民心必穩,同時配合朝廷的政策逼的屯糧奸商吐出糧食,便萬事大吉了。”

趙禎嘆息道:“哎,想是這麽想,但是你這太過於想當然了,一來哪有那麽多糧食去平抑糧價?揚州府三十萬百姓,平抑糧價沒個五六十萬石如何能平息此事?難道從左近州府調運,拆東墻補西墻麽?”

晏殊倒是沒表示反對,反倒若有所思,似乎並沒有認為蘇錦的話想當然。

蘇錦道:“皇上,糧食之事草民自有辦法弄到,多了不敢說,但五六十萬石還是小菜一碟;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朝廷有什麽樣的對策來配合接下來的清理屯糧之事。”

趙禎有些吃驚,但看蘇錦不像是開玩笑的樣子,忍不住問道:“你能弄到五六十萬石糧食?你從何處得來這麽多的糧食?”

蘇錦笑道:“皇上有所不知,草民出身商賈,在商界倒是有不少的好朋友,他們都是正經做糧食生意的,十幾家的存貨湊起來幾十萬石當無問題,草民只好賣了這張臉去跟他們求一求,不能說有十足的把握,但九成把握還是有的。”

趙禎喜道:“哦?那可真是好事一件,不過這些人不會白給吧。”

蘇錦翻翻白眼,心道:你倒是打的好算盤,誰願意白給啊。

“皇上,這些人都是正經的商家,總不好教人吃虧吧,朝廷要是不給點好處,恕草民無能為力了。”

“朕不是那個意思,朕是說現在糧食最寶貴,價格上怕是談不攏呢。”

蘇錦笑道:“沒事,包在我身上,他們的進價當在一貫左右,朝廷給他們些利益,將來在給些虛榮,足以讓他們感恩戴德了。”

晏殊在一旁聽得直瞪眼,蘇錦所說的糧食便是他自己所囤積的五十八萬石糧食而已,這小子撒謊不帶過腦子的,連皇上都敢欺騙;不過這五十多萬石糧食做了這樣的用場倒也不錯,晏殊也明白蘇錦是不得不撒謊,難道告訴趙禎,你面前就站著一個囤積居奇的奸商麽?不被拖出去活剮了才怪。

“晏愛卿,你覺得蘇錦這辦法可行麽?”趙禎問道。

晏殊忙道:“啟稟皇上,老臣覺得可行,只是這糧食價格須得須得蘇錦跟那些商家好好商談商談,不知蘇錦認為朝廷出多少合適呢?”

蘇錦轉著眼珠子合計,自家那八萬進價低,賺錢是肯定的,不過晏碧雲那五十萬石卻是大價錢收來的,那要虧起來,可是一筆大錢,怎麽著也要保個平手。

“晏大人,根據目前的形勢,我覺得給的價格高一些也是朝廷對主動現出存糧的商家的一種嘉許的態度,既然揚州的糧價飆升到兩貫一石,以此為參照,我覺得一貫六一石當是合理價格。”

“什麽?不行,絕對不行。”晏殊恨不得上去踹這小子幾腳,他的糧食進價絕對不會超過一貫,現在居然要賺到近六成的暴利,奸商啊奸商,朝廷本就財政吃緊,否則何至於今年的秋闈都取消了為了省錢,西北戰事又花錢如流水,這些人簡直是一幫吸血鬼。

蘇錦心道:老東西,又不花你的錢,朝廷的錢不賺白不賺,留著給那些貪官汙吏們中飽私囊麽?

“一貫一,這是朝廷能給出的最高價錢了。”晏殊冷著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