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前夕。野心(第2/5頁)

劉娥聽後氣憤地說道:“你才是小人,一回到朝中就搬弄是非!退下,以後哀家再也不想聽到類似的風言閑語。”

“是,”夏竦退下。

然而劉娥卻真在心裏起了疑心。她密令皇城司的探子,潛入和州注意石堅的動靜,還派他們在全國查看有沒有長相與李宸妃相似的陌生人出現。

當然她沒有得到石堅有什麽異常的情況,也沒有查到另一個活著的李宸妃。劉娥也不是非要一定相信夏竦的話,畢竟夏竦也只是猜測,沒有證據,而且石堅繼丁謂之後,第一排斥的就是夏竦。但這些猜測也不是沒有道理。因此她在心裏將信將疑的。這樣一來,劉娥也沒有了將石堅召回來的打算了。

然而風暴終歸還是要來臨的,這只是風暴來臨前的那短暫的平靜罷了。

在遼國上京。遼興宗正召見耶律燾蓉,自從與遼興宗征討元昊,還有與宋朝聯軍進攻西夏,耶律燾蓉表現了很高的智慧。最主要的一點,她是一名女子,不會危害到他的政權。雖然她與石堅有著曖昧的關系,在肅州城外,石堅還主動和她合奏一曲《梁祝》,但這層關系,利用得好,也可以挽救契丹大軍。該死,朕還在想著這種黴氣事!

遼興宗讓宮女倒上茶,耶律燾蓉跟在石堅後面,喝茶也變得古怪起來。本來這時候喝茶的人大多喝著茶餅,有時候加上一點糖,象北方的人還加上奶。但石堅小時候在和州出名後,就托人到江南東路黃山那些茶山,教導炒青之法,然後帶回來飲用。炒青的方法出自唐朝,可因為方法不得當,或者因為其他原因,並沒有流行開來。後來石堅名氣越來越大,許多人看到石堅這種喝茶方法,然後與宋朝的龍鳳茶團作比較,確實這種炒青很好地保留了茶葉原有的香味,才慢慢普及。但只是開始普及,並沒有真正代替茶團。象契丹還有許多人喝更落後的茶餅。

遼興宗說道:“蓉妹,張元走了。”

說這話時,遼興宗眼神裏有些歉意。張元一回到契丹後,第一件事就是讓遼興宗假裝與耶律重元鬧出分岐,以此來迷惹宋朝。而劉娥通過埋伏在契丹的探子得知這一消息後,石堅已經離開了京城。所以包括劉娥以及眾大臣在內,都還真相信了,還為此慶幸。然後就主動與天理教派來的使者談判。

這次談判張元再次立下大功,他從天理教手中獲得了五百萬貫錢,還有幾十船的鐵礦糧食茶葉以及絲綢,甚至還有少量的炸藥。一開始張元要價一千萬貫還把契丹一些大臣嚇了一跳,要知道這個天理教只是民間一個組織,並不是宋朝的朝廷。但張元向他們解釋道,你們小看了海客的富裕,他們不是表面那些錢,還有許多偷了稅務,宋朝朝廷沒有辦法知道而已,至於石堅那是為了想要海客發展,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當然這個使者不同意。張元強硬地說,這一次我們契丹元氣大傷,如果天理教不支持經濟,那麽我們契丹根本沒有元氣來配合貴教行動。他說的也是事實。這次契丹大軍回來,真正是元氣大傷,前後死了二十多萬人,這個數字就是放在宋朝了也吃不消,況且人口基數更少的契丹。還有這時候天理教已經在海上拉開行動。

這個使者也沒有辦法,最後討價還價,終於談成了這些援助。用他的話來說,再多我們也沒有了。這些年雖然我們有一些積蓄,可馬上用的地方很多。至於炸藥,張元也嫌少了,不過那更沒有辦法,對於這種東西,宋朝管制得更嚴,天理教也是打著開采礦山的借口獲得的。他們自己也不多。至於那種步槍,除了原先生產的兩千多支,現在又生產出近千支。數字是打聽出來了,可宋朝管制得更緊,別說天理教,就是元儼想弄出一兩支來都不可能。

但這數字與造價讓契丹人都松了一口氣,如果宋朝有十萬八萬支這種武器,也別打了,乖乖聽候人家發落吧。但也讓契丹人更加緊張。以後宋朝越造越多,越造越便宜,契丹人更處在下風。

這些物資雖然不能使契丹馬上就擺脫困窘的局面,可是也解了燃眉之急。遼興宗還拿出一部份錢物,賞給一些隨軍的部族,安撫他們的民心,同時對有功的和陣亡的將士獎賞撫恤。契丹並沒有象宋朝探子看到的那樣,反而迅速安定下來。只是在南京到西京一帶發生了一些饑荒,張元再次進諫,不去救濟,而讓災民流落到宋朝,給宋朝造成假像。

做完了這些,張元才托遼興宗向耶律燾蓉提親。當時張元提出那個讓耶律燾蓉動心的條件,就是回到上京後,使契丹立即化解困難。確實沒有張元從天理教手裏敲詐來的物資,契丹很難渡過這個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