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前夕。野心(第4/5頁)

遼興宗就問那個人,你們有什麽方法,將石堅調到大洋島。那時石堅還在京城坐著太平駙馬。他也沒有到大洋島避禍的意思。當然如果大洋島出事又是另外一回事。

使者才告訴他真相。原來趙禎與王素姘的關系被天理教知道後,他們感到這也是一個契機,畢竟劉從德的府上不象皇宮那麽難打入進去。於是派了一個使女潛入劉府做了一個婢女。現在天理教正計劃讓這個婢女下猛烈的春藥,使劉從德與王素姘媾合時,脫陽而死。然後再散布謠傳,說劉娥為了包庇這樁醜聞,竟然將她侄子害死。一是打擊宋朝皇室的威信。當然這也是次要的,皇室的醜事多了海去,亂倫偷情的事明文記載在史書裏。這是次要的目標,主要就是借此攻擊劉娥的心狠手辣,然後再拿石堅的事做例子。這樣繞一個彎子,順便將石堅繞進去。跟著大洋島再發動一兩次小規模的襲擊,石堅非得要到大洋島避禍不可。

這樣一來,石堅也遠離了朝政,劉娥也有了借口,大洋島出事,也只有石堅能夠平息。

但張元思索了一會兒說,這樣不行。現在讓石堅進入大洋島,別看大洋島很大,你們都低估了石堅,他只要一去,你們沒有準備之下,會讓他很快帶人平滅。到時候他反而提前返回了中原。打仗並不是你們天理教為了發展,躲藏宋朝的捉拿,某些時候有了準備,站在明處還要好些。還是不慌將石堅調走,等到計劃發動時,舉事為好。我到時候有辦法,將石堅牽制在大洋島。

聽了他的話,這個使者面露遲疑之色。

張元又問道,你不要不相信我的話,不然我們繞來繞去,都是要等石堅離開中原前題下才能發起進攻?

這個使者想想也是,別看石堅只是一個駙馬閑居在家,可契丹害怕,天理教也害怕。他滅西夏這一仗太邪乎了。而且張元的話也不能不聽,別看他輸給石堅,第一與石堅在戰場上交過手,第二他本身協助元昊平滅回鶻、吐蕃,也有赫赫戰功,並不是一個沒有本事的人。於是回去立即稟報此事。

耶律燾蓉說道:“那時我在想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劉娥對石堅的信任度如何。如果劉娥還是對石堅很信任,那麽我們無論怎麽唱,有了宋朝的支持,石堅也會將我們撲滅在萌芽中。”

說到這裏,耶律燾蓉想到她從和石堅談判時,就開始被石堅計算,自己都不得知,一嘴碎米銀牙就直咬。不過她也真害怕了石堅的算計能力。

“如果劉娥對石堅產生很大的猜疑,就是天理教不去安排,石堅也會主動挑起天理教在大洋島的發動,而去避禍。並且還會在宋朝垂死掙紮的時候才回到宋朝。畢竟沒有宋朝的支持,他也獨木難撐大廈。那樣就會狠狠打劉娥一個耳光。如果我沒有猜錯,他都會留下我們契丹,這樣才能使他安全。而等到劉娥死後,才向我們契丹發起攻擊,因為他與宋朝皇帝的友誼在哪裏,他也有發揮的空間。其實天理教所說的先將石堅調到大洋島然後再發動,與張大人所說的先發動再將石堅調到大洋島的區別不大。大洋島面積多大,有那麽多復雜的地形,想要拖上一年半載的,豈是張大人所說就能立即撲滅的。”

遼興宗聽了也開始懷疑起來。

耶律燾蓉再次說道:“其實天理教所布置這個棋子也不能說沒有用途,只是用途不大。如果劉娥放開心胸,就是再挑撥也無管於事,劉娥對石堅產生懷疑,就是沒有挑撥,石堅也會主動前去大洋島。”

遼興宗點頭。他若在中原,不能應旨不聽,只有到了大洋島,才會慢慢等到宋朝危險時救急。這樣才會給劉娥一個沉痛的教訓。

“可是為什麽張大人那麽再意石堅提前去大洋島,我當時就在懷疑此事。直到後來他提出帶兵前去,我才知道他的用意。”

遼興宗張大嘴巴,說道:“你是說他想占據大洋島為王?”

“正是。陛下,我曾在石家呆過一段時間,聽過石堅提到心理學這一詞語。”

遼興宗點頭。特別是石堅在馬頭山與元昊一戰,就是抓住了元昊的心理。自己在肅州城外,帶著大軍雄糾糾而來,可讓他當做一個小孩一樣斥責,就是他在懷疑石堅在故意唱空城計,事後想起來那些埋伏有可能是假的,但自己就是不敢賭,這也是抓住了自己的心理。

“我於是分析張大人的心理。他在宋朝不得志投奔了元昊。這時候他背叛了自己的族人,心理就墜入黑暗。當然元昊對他很信任,所以他對元昊也很忠心。但再次背叛元昊,他就不知道忠字是怎麽寫的。雖然陛下對他很好,可因為他的歷史,我們契丹都是好男兒,看他的眼光還是兩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