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一 擁抱朝陽契丹的興起(第3/7頁)

耶律阿保機想在韓延徽面前耍耍威風,讓韓延徽以臣禮來見,韓延徽是中原大郡的名士,哪認得你這個“蠻夷寡君”,寧死不屈膝。阿保機見他如此駁自己的面子,不由得大怒:“是兒不畏我乎!”把韓延徽扣了下來,準備讓他去喂馬。

皇後述律氏知道後,忙來勸諫:“韓延徽南朝大賢,陛下怎麽能辱他如此?”阿保機覺得有道理,再把韓延徽叫來,縱論天下大勢,韓延徽縱橫駁辯,雄論滔滔。阿保機大喜,他現在最缺的就是具有戰略眼光的人才,得到韓延徽,勝得千金,便請韓延徽留在契丹幫忙他做大事。韓延徽衡量一下阿保機和劉守光,覺得還是阿保機更有出息,就留在契丹,阿保機拜為軍師,事必詢問。

韓延徽勸阿保機開府建牙,學習漢族政權的政治制度,胡漢分治,並建造城池,以安頓逃奔契丹的漢人,勸漢人多生育,同時讓漢人開墾荒地。漢族農民有了地種,自然不再想家,天下之大,哪裏安得身,哪裏便是家。契丹的漢人人口和土地急速增加,也大大增強了契丹的國力,阿保機驚喜萬分,視韓延徽為再世諸葛亮。史稱“契丹威服諸國,於延徽有力焉。”

契丹經過韓延徽的改革,國力大長,轉眼間,阿保機的兩個“任期”就要過去了,按照契丹的老規矩,八部大人每三年進行一次選舉,族人推舉一位有才能的人做大王。

阿保機自恃馬壯兵強,不想放棄王位,七部大人見阿保機如此“破壞民主”,非常不滿,在阿保機討伐黃頭室韋回來時,七部大人再逼問阿保機:“到底什麽時候大選?”阿保機被逼的沒辦法,只好交出了象征最高權力的鼓旗,不過阿保機當然不願意就這樣退位,他騙七部大人:“說句掏心窩子的話,這位子我實在舍不得,不過又不能破壞制度。我手下多是漢人,他們也不習慣咱們的規矩,這樣吧,我帶他們去漢城(今河北灤平西)居住,另為一部,至於大王選舉,你們自己看著辦吧。”眾人見他願意退出遊戲圈,自然高興。

可他們也沒多時間高興的,不久,阿保機就發兵攻滅了八部,廢除八部大人制度。契丹的氏族社會基礎被徹底瓦解,取而代之的是類似於中原政權中央集權制的政治制度,當然沒有中原政權那般嚴密。雖然耶律阿保機嚴重破壞了“民主制度”,但此舉對於契丹民族後來的封建化起來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掃掉這些討人嫌的部落酋長,阿保機已經不滿足於做什麽契丹主,聽起來也不霸氣。梁末帝貞明二年(公元 916年)十二月,契丹叠刺部大人耶律阿保機在迂王集會堝稱帝,國號大契丹,建元神冊元年。立回鶻妻子述律氏為皇後,契丹人多稱耶律阿保機為“天皇王”。雖然耶律阿保機在梁貞明二年建國,但要算起公歷,這一年已經是公元 917年的一月,所以一般也認為契丹建國於公元 917年。

契丹神冊二年(公元 917年)二月,晉王李存勖的弟弟威塞軍防禦使李存矩因為治軍不力,被亂兵殺死,奉前壽州刺史盧文時為主將。李存勖見弟弟被殺,自然大怒,派河東頭牌周德威率兵來殺亂兵。盧文進等人哪是周德威的對手,輸的一蹋糊塗,只好亡命契丹。

耶律阿保機正打算找李存勖下口呢,正好盧文進跑來了,阿保機非常高興。阿保機親率三十萬契丹軍南下攻幽州,在新州大敗河東、鎮、定聯軍,把周德威給打跑了。契丹軍虛張聲勢,號稱雄師百萬,進圍幽州。

李存勖正全力和朱友貞對峙於河上,見阿保機前來搗亂,大罵阿保機無恥。再派名將李嗣源、李存審、閻寶率河東馬步軍七萬從易州會和,然後在幽州和契丹大戰一場。契丹軍萬余鐵騎橫於陣前,河東軍無不失色。李嗣源身經百戰,從沒怕過誰?

李嗣源帶著一百多個不怕死的騎兵,摘掉盔甲,揚鞭操胡語大喝:“我先王待你不為薄,何苦相逼如此?晉王命我將天下雄兵百萬直進於此,與你決戰,一戰必殺盡契丹人!”說罷縱軍大進,河東軍隨後狂潮般攻殺過來,連發火箭,契丹軍沒想到河東軍如此玩命,大敗而去,耶律阿保機帶頭狂逃,丟下牛羊馬只無數,狼狽回到國內。

阿保機弄砸了一桌好酒菜,很不甘心,契丹天贊元年(公元 921年)十二月,成德軍節度使王镕被養子張文禮(王德明)殺死,自立為軍主。李存勖發兵來討,阿保機覺得機會來了,不顧述律皇後的堅決反對,再次南下刨食。

如果阿保機碰上的對手是李克用,或許還有機會取勝,可偏偏遇上的是李存勖,契丹軍和河東軍在望都(今河北望都)大戰,契丹軍差點活捉了李存勖,可惜沒有得手,被河東軍一陣反攻,大敗而逃。兩次大敗,讓阿保機對李存勖的軍事能力有了切身體會,沒事再也不去招惹這位少爺的,轉攻實力相對較弱的渤海國,一舉攻下渤海東部門戶扶余城(今吉林四平),阿保機以長子耶律突欲為東丹國王,也稱人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