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一 擁抱朝陽契丹的興起

十世紀的中國,是個天崩地裂的年代,自安祿山、史思明作亂中朝以來,大唐帝國對潼關以西地區的統治幾近崩潰,到了懿宗以降,發源於山東的王仙芝、黃巢農民大起義徹底摧毀了唐朝中興的最後一絲希望。縱觀天下,鹿鼎猶在,狐兔狂奔,各方勢力多假尊王之名,行專霸之實。滅人國,夷人族,“毀”人不知倦怠。

唐帝國喪失的不僅是在藩鎮心中至高無上的皇權與威望,在周邊各臣屬於大唐的藩邦中,也不再視唐朝為畏虎,人人皆可欺之。曾經威赫東方的大唐帝國的領土急劇縮小,吃得最飽的當屬吐蕃。原先只占有今青藏高原的吐蕃乘唐朝衰落之時,蠶食西域和隴涼地區,一躍成為西方第一大國。

北方形勢也不容樂觀,回鶻的崛起也對唐朝的安全形勢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多次攻擊唐朝。東北方向的形勢比較復雜,廣褒的東北平原上居住了許多民族,其中以渤海國最為強大。武周聖歷元年(公元 698年),粟未靺鞨首領大柞榮在東北松花江流域建立起渤海國,定都上京(今黑龍江寧安渤海鎮)。

渤海國初稱震國,開元三年(公元 713年)二月,唐玄宗李隆基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以其部為忽汗州,也就是唐朝的羈糜州,實際上是個獨立的民族政權。

渤海國極盛時,地跨今中國遼黑吉和朝鮮、遠東沿海地區的各一部分,有五京、十五府、一百多個縣。渤海國的封建化程度比較深,建國初始就全面模仿唐朝制度,經濟繁榮程度在東北首屈一指,史稱“太白山之菟、南海之昆布、柵城之豉、扶余之鹿、鄚頡之豕、率賓之馬、顯州之布、沃州之帛系,龍州之幺由、位城之鐵、盧城之鐵、盧城之稻、湄沱湖之鯽,果有凡都之李、樂遊之梨。”渤海國的文化也非常發達,對鄰國日本的影響比較大。

就是這樣一個“翻版唐朝”在傳了十五位渤海王之後,在五代後唐同光四年(公元 926年)正月被消滅,渤海大諲譔牽羊出降,渤海國滅亡。而滅亡存在渤海國的不是別人,正是後來與宋朝峙立南北長達二百年的契丹大遼國的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也譯耶律按巴堅)。

受《楊家將》的影響,我們對契丹大遼國並不陌生,聽過說書的朋友,肯定知道蕭燕燕這位契丹女強人,蕭燕燕的名氣甚至大於開國始祖耶律阿保機和攻入汴梁的耶律德光。其實在唐朝時還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契丹人,只不過名字漢化了,不易被人察覺而已,,就是平定安史之亂立下大功的唐朝名將李光弼,閑話暫時講到這裏,下面切入正題。

契丹,也譯作“乞塔”或“吸給”,意思是為鑌鐵,關於契丹的起源,最常見的觀點認為契丹出自鮮卑族宇文部。契丹共有八大部:悉萬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連部、匹潔部、黎部、吐六於部,相傳契丹祖先奇首可汗曾生有八個兒子,各為一部,後來漸盛,遂成八部。

契丹民風剽悍,是典型的遊牧民族性格,契丹人認為父母死後哭泣是膽小的表現。葬禮也比較特別,把父母的屍體放在樹上,三年後才進行火化,並灑酒為歌:“冬月時,向陽食,若我射獵時,使我多得豬鹿。”

北魏時期,因受到高句麗的侵襲,契丹各部南下歸附北魏,活動於遼河流域一帶。這時的契丹還處在氏族社會,從隋唐到唐末五代這漫長的三百多年中,契丹的原始氏族社會基礎漸漸瓦解,直到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大遼國,經過五六十年的努力,契丹民族的封建化才徹底宣告完成。

耶律阿保機,小名啜裏只,生於唐懿宗李漼鹹通十三年(公元 872年)。按照老規矩,史家開始大肆吹捧耶律阿保機,說阿保機生的時候紅光滿室,體有異香,塊頭挺大,跟三歲的孩子差不多,三個月大時就會走路說話,都是些老掉牙的故事,說了也沒人信。

阿保機長大後,身長九尺,約今兩米左右,力大無比,能開三百斤的重弓,他能射穿一寸厚的鐵板。因為阿保機長相帥氣,又有武藝,所以當上了撻馬沙裏。在契丹語中,撻馬是指眾人,沙裏是指郎君,也就是一個不大不小的管人幹部。後來阿機保屢立戰功,連破小黃室韋、越兀、烏古、六奚等部,契丹人尊稱阿保機為阿主沙裏,阿主就是父親或祖父。

到了唐昭宗天復元年(公元 901年),契丹可汗習爾病故,族人欽德立,即為痕德堇可汗。因為阿保機能征善戰,所以欽德讓阿保機做夷離堇,就是統管軍馬的官,相當於中原政權的馬軍都指揮使之類的職務,當起了欽德的“保潔員”,專門“打掃衛生死角”,哪個不聽話的,就討伐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