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七節 奪關(第4/4頁)

元善行對這話不好反駁,一時間臉色更青,心中郁悶,只覺得低了房獻伯一頭。楊慶卻是連連點頭,嘆口長氣,“可惜老夫命中……”

他話音未落,兵士卻是急匆匆的趕到,“啟稟大人,金堤關外突然現出近千的匪盜搦戰。”

楊慶愣住,急聲問,“是哪裏的盜匪?”

“應是瓦崗的旗號,我看到大旗上有個翟字。”兵士回道。

房獻伯神色微動,不等說話,元善行已經大笑道:“看起來老天也在幫助楊大人。楊大人正愁不能和張將軍般出門征討匪盜,卻沒有想到他們自動送上門來。瓦崗新敗,實力大不如從前,其實就算他們強盛時期,若是和大人對敵,也是螳臂擋車,不自量力。大人只要率領金堤關精兵出戰,當可一戰擊潰這些不自量力之輩。到時候張將軍回轉滎陽,知道楊大人寶刀不老,定會委以重任。可若是避而不戰的話,我只怕今日之事傳到了張將軍的耳朵中,會覺得楊大人對大隋並不盡心盡力。孰種做法為妥,我想大人自有分辨。”

楊慶方才還是嘆息命不好,聽到這裏也是不由意動。

房獻伯斜睨著元善行道:“大人,我倒覺得不可輕易出戰。”

楊慶和元善行都是微愕,齊聲問,“為什麽?”

房獻伯沉聲道:“瓦崗新敗,怎會如此不自量力的前來搦戰?我只怕敵軍乃誘兵之計。”

元善行心道這小子不是出主意,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慌忙道:“我記得方才房偏將還說沒有機會,現在機會送上門來反倒瞻前顧後,如此怎能成事?他們就算誘敵之計又能如何,有楊大人精兵在握,威猛無敵,就算是誘敵還不是趁勢將賊寇殺的片甲不留?”

楊慶輕捋胡須,甚為滿意,心道定要去活動下筋骨,不然讓別人以為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善行說的不錯,老夫這就親自出馬,看看瓦崗的匪盜到底有何能力叫囂,獻伯,善行,跟老夫出馬。”

“他們若是趁機攻城呢?”房獻伯問。

楊慶心中微凜,“獻伯說的也是道理。”

元善行急了,“楊大人但請出兵無妨,善行願意把守關口,這裏城高墻厚,瓦崗烏合之眾如何能夠攻打進來?”

楊慶猶豫片刻,暗想把金堤關交給元善行還是不算放心,房獻伯為人沉穩,可當大任。

“那就獻伯和善行留下守城,看老夫出馬,將他們殺的片甲不留。”

元善行大聲道:“如此也好,我等上城為大人擊鼓助威。”

楊慶老夫聊發少年狂,被元善行鼓動下,心想瓦崗裝備奇差,戰鬥力不足,的確不足為懼,點起了三千兵馬,開城門放下吊橋沖出去,令兵士列方陣而行,兵甲鏗鏘,寒光耀眼,楊慶馬上一時間意氣風發。

城外也有近千的盜匪,本來都是謾罵席地而坐,有幾個還在解下褲子朝著金堤關的方向小便,一時間夏日炎炎,黃龍飛舞,也是壯觀。聽到城中幾聲鼓響,城中沖出數千兵士,慌忙提褲子就走。

瓦崗為首之人卻是單雄信,馬上持槊,極力的想要約束住眾人,卻是哪裏約束的住。

他是瓦崗唯一肯帶兵出來誘敵之人,其余瓦崗眾只是遠遠的去看熱鬧。對於李密的命令和建議,翟讓是可有可無,將信將疑,其余瓦崗的死忠自然不會把李密的話放在心上。

李密本讓單雄信詐敗,誘敵出城即可,可這些盜匪碰到正規的隋軍,還是心中畏懼,不等接觸就已經潰敗,實在不用詐,已經敗的像模像樣。

楊慶一見之下,不由哈哈大笑,命兵士催馬去趕,一時間滿山遍野,廝殺震天,瓦崗軍完全不堪一擊,被殺的丟盔卸甲,哭爹喊媽,都後悔和單雄信出來自討苦吃。楊慶殺的心情舒暢,本待收兵,可單雄信又是策馬在前方叫,厲聲道:“老匹夫,單雄信在此,你若是英雄,和我單獨大戰三百回合。”

楊慶冷笑道:“單雄信,你若是英雄,就不要再逃。”他催馬去追,單雄信轉身又跑,過了十數裏,楊慶略感疲憊,也怕瓦崗軍埋伏,喝令回轉城中。

眾兵將到了金堤關前,只見到城門緊閉,楊慶心有惱怒,大聲喝道:“開城門。”

城中一通鼓響,無數旗幟樹在墻頭,楊慶見到,差點從馬上跌了下來,城門樓旗幟赫然換成了瓦崗的旗幟,城門樓現出一人,額銳角方,雙眸帶有淡淡的譏誚,揚聲道:“楊大人才回來嗎,我李密可是恭候多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