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秋聲紫苑 01 落拓皇子再復蒙塵 桃花源裏聊作避世(第6/7頁)



  ①夾子,捕捉獵物在陷阱中設置的獵器。

  於是眾人邊吃邊說笑。也虧得了四嬸,幹練麻利,口齒便捷,加上小石頭,攪得滿桌熱鬧。閑話裏打問,才知道這村就叫涼風口,九戶人家都姓石,石王氏就是這村的老祖宗,由各家輪月供飯,衣服、用具都是祠堂兌份子養她。從涼風口下去十裏山道,沿途還有兩個村子,都是石家子孫,有新鮮飯食、獵物,也都要孝敬這老太太。因為山太高,官府征賦只征到下頭兩個石家村,涼風口並沒有征賦征稅這一說。四嬸道:“我才嫁上來,成日哭,說這上不沾天下不著地兒的,算倒了八輩子血黴的。後來看看,沒有裏長也沒甲長,沒有半夜裏拍門打戶的催糧要租子的、扒房子揭瓦要賬的,種菜吃菜,種糧吃糧。吃米有碾房,石頭榨房能打油,除了下山馱鹽,什麽也不缺!我哥上來看看,說上哪尋恁好的地方?帶的鹿角、虎骨下山去了。我看著他走,哭著哭著想起他的話,又噗嗤笑了!”她又嘆口氣道:“唉……就是想我爹我娘,也想逛逛集看看戲什麽的……”石栓柱聽她絮叨,扒著碗底的飯硬撅撅說了句:“知足吧!”颙琰只是笑聽,矜持著但毫不猶豫地喝粥,吃了煎餅又吃窩頭,夾了豆角又夾蘿蔔,只覺得樣樣都好。王爾烈又問及這裏山寨上情形,又問縣城多遠。

  “你瞅——”四嬸用榛木筷子迎門指著遠處,“那就是龜蒙頂兒,下頭是山神廟,再往南就是平邑城。聽上來的貨郎擔兒說,龔寨主吃錯了藥,起反了;還有個叫王什麽的,是軍師,端了平邑城。”颙琰問道:“平邑有多遠?”“下山十裏上山十裏二十裏。”四嬸說道,“涼風口上頭也有寨子,那頭聖水峪也有寨子,都只有百十號人,也常打我們這過路。聽說是各寨都封寨封山了,這時候都怕招了官兵來打,不劫道兒的,你們怎麽就遇上了?”颙琰笑而不答,問道:“你們離山寨這麽近,難道大王們不來打劫?”石頭在旁大聲道:“他們不劫我們,還給我糖豆兒吃!”老栓柱道:“人家講究個兔子不吃窩邊草。那都是些可憐人,山底下抗租,或者偷了人家搶了人家,官府裏逮人,呆不住上山來的……”“是了。”四嬸道,“這道上規矩劫財不殺人,山底下老財才怕他們,有綁票上山,寧死不出一文錢的,也要撕票。別說土匪,那還是個人,就是這山上老虎、豹子,有一口吃的,也輕易不傷人的。我就見過幾回,口裏銜著只兔子,看你幾眼,貓噙老鼠似的就躲開了——我們這村裏晚上要放只羊出去,大畜牲來了,盡著它叼走,它愣不傷人!”

  颙琰已經吃飽,放下碗嘆道:“這個村子有意思。苛政猛於虎——大嬸算是給《禮記》下了個注腳。”王爾烈抹著嘴笑道:“好是好,都這樣兒朝廷就征不上錢糧了。良園雖美,不是久留之地。吃飽了,我們下山去!”慧兒便拔下頭上那釵捧給石王氏,笑著大聲道:“老壽星!這個孝敬您老啦!”石王氏接過,眯著眼看了看,又還給了慧兒,說道:“吃飯不要錢!”栓柱也道:“不要錢。”起身摘下墻上掛著的短把矛子道:“我上山去了。”四嬸道:“你們是遇難人,接了錢,我們成什麽人了?這村裏上來的貨郎子,賣個針頭線腦什麽的,買貨不買貨,我們都當客。”王爾烈見石頭滴溜溜一雙眼看那銀釵,笑道:“你們不收,石頭收了!要不過意兒,給我們帶點糧下山,是承你們的情了。”取過釵子塞進石頭手中。石頭瞧稀罕似的小手捏著看了半日,放在了石桌上,大聲道:“秋裏我爹帶我上集,在惡官村見過這玩藝兒。我爹說,等我娶媳婦兒給我買!”說得眾人都一笑。石頭躥起身蹦跳出去,一邊喊:“我去備驢,到碾房碾米!”

  當下四嬸和慧兒刷碗涮鍋,颙琰和王爾烈低聲計議,涼風村離涼風頂土匪寨子只有五裏山路,無論如何不是安全之地。看情形福康安已經兵臨龜蒙頂,人精子一時失散,又難以和福康安聯絡。這裏土匪封山,也只是觀望風色的意思。福康安一戰不能打下龜蒙頂,土匪們就都會哄起造反。那就兇險得很了。又和四嬸搭訕幾句,知道城邊官軍只是龜縮,沒有敢棄營逃跑,山下十裏接官亭還有個小驛站,這就定下決心,下山與福康安聯絡,就在縣城附近隱蔽駐足,調停調度。正說著,小石頭跑跳著回來說:“四爺爺也上山了,說是掌子窩裏夾住了個野豬,只夾了一條腿,怕它發威掙脫了,大人們都上去了。”四嬸隔門道:“碾房裏現成的稻子,你過去把驢套上,我立馬就過去。”王爾烈二人覺得這裏說話不方便,也就起身。颙琰道:“我們也閑著,和石頭一道去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