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煙不見兮(第2/2頁)

當時人們把重臣會議叫“樞垣會議”。

在那天的樞垣會議上,李鴻章的政敵們譴責他措施不當。第一個發言的是李鴻藻,翁同龢響應,但誰也不敢提議免職。最後是硬著頭皮“發出嚴責諭旨”,意即由皇帝給予嚴厲申斥。

當時的軍機大臣共有五人:

禮親王世鐸(皇族)

額勒和布(武英殿大學士)

張之萬(東閣大學士)

孫毓汶(兵部尚書)

徐用儀(吏部左侍郎)

戶部尚書翁同龢、禮部尚書李鴻藻也參加重要會議。這年的十月,翁、李二人接替了張之萬、額勒和布的軍機大臣職務。恭親王奕䜣作為皇族軍機大臣參加進來,是在十一月。軍機處幾乎是皇帝的秘書府,目前正由這些強硬派占據著。

駐北京的美國公使在給本國國務院的報告中說:“皇帝和他周圍的重臣們不僅不想支持李鴻章的對日戰爭,反而給他制造麻煩。”

李鴻章在與日本作戰的同時,還必須與北京的政敵們作戰。

在北京的宮廷召開樞垣會議,做出“嚴責”李鴻章的決定之日,黃海海戰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