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漢尼拔指揮下的戰爭從坎尼至紮馬之戰(第3/17頁)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可以更為寄望的是西班牙愛國軍的領袖,是他與敘拉古締結的關系,是菲利普的幹預。一切的希望都依西班牙、敘拉古或馬其頓所能派至意大利的軍力而定了;而一方為了得以派兵,另一方為了阻止派兵,已在西班牙、西西裏與希臘進行戰爭了。所有這些戰爭都僅是手段,但史學家們卻往往本末倒置,對它們賦予了更大的重要性。就羅馬人的立場來說,這些戰爭本質上都是防禦戰,其目的是在控制比利牛斯山的山道,將馬其頓的軍隊拖在希臘,保衛墨西拿,阻止意大利與西班牙的交通。當然,這些防禦性的戰爭在可能的範圍之內是以攻擊性的方式出之的;而由於情況有利於此等戰爭的擴充,後來終導致腓尼基人被迫退出西班牙,而漢尼拔與敘拉古和菲利普的聯盟則崩解。意大利戰爭本身卻暫時變得不顯目,變成堡壘之間的沖突戰與劫掠戰,對主旨不發生決定性的影響。然而,只要腓尼基人仍然維持攻擊態勢,意大利就一直是軍事行動的中心目標;而兩方的一切努力都旨在突破漢尼拔在意大利南部的孤立狀態,或繼續將他孤立。

援軍的派遣暫時受挫

在坎尼之戰後,漢尼拔所預期的援助如果都能及時到達,則他幾乎可以確定能夠完成他的大任。然而,坎尼之戰在迦太基所激起的人力與財力的援助,卻用在西班牙了,因為埃布羅之戰後,哈斯德魯巴在西班牙的處境如此困危,非得馳援不可,但馳援並未改變那裏的情勢。西庇阿兄弟在隨後的一場戰爭中(公元前215年),將戰爭的舞台從埃布羅移至瓜達爾基維爾河;在安達盧西亞,這迦太基領域的中心地帶,羅馬人於安杜哈爾和茵提比利打了兩場漂亮的勝仗。在薩丁尼亞,迦太基人跟當地人取得聯系,因之他們以為可以控制該島,而這一點是甚具重要性的,因為可以成為西班牙與意大利的中間站。但在提圖斯·曼利烏斯·托爾卡圖斯率領下派往薩丁尼亞的一支羅馬軍卻把迦太基的登陸部隊徹底摧毀,因之重新確定了羅馬人在該島無可爭議的占有權(公元前215年)。從坎尼派往西西裏的羅馬軍團也堅守該島的東北地盤,抗拒迦太基軍與西耶羅尼姆斯有成;而在公元前215年年末,後者遭刺殺而死。即使在馬其頓,聯盟條款的批準也拖延下來,因為馬其頓派往漢尼拔營的使者回程時被羅馬戰船所劫。因此,羅馬人所懼怕的東岸入侵,暫時得以延擱;而他們也獲得了時間守住布林迪西的重要基地——守衛者先是艦隊,然後是陸軍;而這批陸軍在格拉古到達之前,曾用來保護阿普利亞,甚至曾準備,如果宣戰,即用之於入侵馬其頓。在意大利的戰爭固然這般陷於停頓狀態,迦太基卻任事不做,固執不肯派遣陸軍或艦隊至戰場。然而羅馬人卻處處竭盡全力以進行防禦戰,而在這種防禦戰的態度下,凡漢尼拔的天才所未至之處,大部分均由羅馬人獲得優良戰果。如此,由坎尼之戰在迦太基激起的短命愛國熱潮煙消雲散了;在迦太基組成的可觀兵力,由於派系的對立,或由於徒然意圖調和議會中不同的意見,而徹底被浪費掉,以致沒有發生任何效用,僅有極少部分到達了最有用的場所。公元前215年年底,羅馬的政治家已可以感到危險的壓力已過,現在唯一的目標就是在各方面堅持下去,以便英雄式的抵抗得以大功告成。

西西裏的戰爭 敘拉古之圍

西西裏的戰爭最先告終。在西西裏島激起戰爭並非漢尼拔的原始計劃;但由於偶然,也由於西耶羅尼姆斯孩子式的虛榮莽撞,島上竟燃起了陸地戰,而無疑,由於這不在漢尼拔的預計之內,因此迦太基議會就特別熱衷起來。在西耶羅尼姆斯於公元前215年年底被刺殞命後,公民是否會堅持他所追求的政策似已不止可疑。如果有任何城市有理由依附羅馬,那便是敘拉古了;因為如果迦太基人戰勝羅馬,則少說也會把全島的主權交在迦太基人之手,至於迦太基向敘拉古人所做的允諾,則沒有人敢信其必守。由於這種考慮,也由於怖於羅馬人的準備——羅馬人盡一切努力要把該島再度置於完全控制之下,占據意大利與非洲之間的橋梁;而為了公元前214年之戰,他們派遣了他們最優秀的將領——馬庫斯·馬塞盧斯,至西西裏——敘拉古的市民顯然有將功贖罪之意,想及時重返羅馬聯盟,以彌補前愆。但在該城的混亂狀態中(西耶羅尼姆斯死後,許多市民意欲恢復古代的自由狀態,而為數頗多的謀篡者則想攫取王位,外國傭兵的部隊長們則成了當地的真正主人),漢尼拔精明的使者希波克拉底與伊庇賽德到達,發現這是一個使和平計劃受挫的時機。他們以自由之名挑動群眾,發明了極其過火的謊言,來形容剛剛被羅馬人重新征服的萊翁蒂尼人所遭受的恐怖懲罰,以致連敘拉古的市民中比較明智的部分都懷疑起現在重拾與羅馬的關系是否已為時太遲;再者,傭兵中有不少羅馬逃兵,大部分是艦隊中的劃槳手,這些人很容易相信,敘拉古公民與羅馬議和,他們便必死無疑。因之,敘拉古的主要行政官都被處死了,和議破除。羅馬執政官別無選擇,只有圍城;但該城巧妙的防衛措施——尤其是在博學的數學家阿基米德任工程師之下,使羅馬人圍城八個月不下,只能將戰策由圍攻改為切斷海陸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