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漢尼拔指揮下的戰爭從坎尼至紮馬之戰(第4/17頁)

迦太基軍被毀 敘拉古陷落

這時,原先除艦隊以外對敘拉古未做任何其他支持的迦太基,在得到消息謂敘拉古人打算增兵以抗羅馬之後,派遣了一支強大陸軍,由希米爾克率領至西西裏,未受阻撓即於小赫拉克裏亞登陸,大膽而能幹的希波克拉底為了與希米爾克會師,率軍從敘拉古而出,馬塞盧斯的處境因之立感危殆;因城中有衛戍部隊,城外則有兩支敵軍。不過,由意大利新到達的一些支援部隊之助,它維持住西西裏的陣腳,並繼續封鎖敘拉古。另一方面,該島大部分小鎮則都被迫投入迦太基陣營,這並非由於兵力,而系由於懼怕羅馬人在該島所進行的殘酷報復,尤其是對恩納市民所采取的手段——羅馬在該城的衛戍部隊懷疑市民計劃叛變,因而大肆屠殺。公元前212年,敘拉古城節慶,圍城者從外城一處衛戍部隊疏於防範的地方攀入,潛入“島”與海邊的本城(阿齊拉迪納)向內陸延伸的郊區。坐落於郊區西端以保護郊區和從敘拉古城內出來的主要道路的尤裏亞勒斯堡壘因之被孤立,不久陷落。圍城的情勢轉向於羅馬有利的一面。希米爾克與希波克拉底所率的兩支軍隊趕來解救,試圖與迦太基艦隊的登陸部隊、敘拉古城中的衛戍部隊合攻羅馬軍營,但合攻的部隊卻各方面均遭挫敗,兩支援軍只能紮營於城前的阿納普斯河邊的沼澤低地,然而夏秋的郁熱卻令軍隊瘟疫蔓延。往日,這類疫病往往比市民的勇武抵抗更有功於拯救該城,狄奧尼修斯一世之際,兩支迦太基軍在圍攻該城時,就在城墻之下毀於疫病。然而現在這疫病卻轉而成為該城的毀亡之因。馬塞盧斯駐於郊區的部隊死亡甚少,但熱病卻毀滅了腓尼基與敘拉古人的營地。希波克拉底死了;希米爾克與大部分非洲人也死了;殘存者大部分為西西裏本地人,散入了鄰近的城鎮。迦太基人仍想從海路解救該城;當羅馬艦隊向迦太基艦隊司令波米爾卡叫戰時,他卻撤兵而去。現在,連在城中指揮作戰的伊庇賽德也認為無望了,棄城逃往阿格裏根圖姆。敘拉古寧願向羅馬人投降,談判開始。但羅馬逃兵二度扭轉局勢:兵變再起,將重要的官員及若幹有名望的市民屠殺,將政府與防衛之權由外國軍隊交予他們的部隊長。現在,馬塞盧斯與部隊長之一取得聯系,後者將仍然自由的兩個城區之一,“島”,交在馬塞盧斯手上;而市民於是亦自動將阿齊拉迪納的城門為他打開(公元前212年秋)。羅馬公法中對於不忠的社團之對待條例本已令人不敢恭維,然而,即使依照這樣的條例,也不該對一個顯然被挾持的城市采取如此蠻橫的報復,因為羅馬人顯然知道敘拉古人之抗拒他們並非出自自由。然而,馬塞盧斯仍然任其士卒對這個富庶的商業城大肆劫掠,在這種行為中將阿基米德與許多市民置之死地,因而使他的軍人榮譽蒙恥;不但如此,事後當敘拉古人向羅馬元老院控告這個名將時,元老院不但置若罔聞,而且既不發回個人財產,亦不恢復城市自由。敘拉古以及原先依附該城的城鎮一律貶為羅馬的納貢社團——只有陶羅美納和諾托獲得墨西拿往日所獲得的特權,而萊翁蒂尼的領土則成為羅馬的領土,其原先的土地所有者則成為向羅馬承租的人——自此以後,一個敘拉古人都不準住在“島”上——也就是該城可以制禦港口的地區。

西西裏島的遊擊戰 羅馬人戰領阿格裏根圖姆 西西裏恢復平靜

如此,迦太基人似乎巳經失去了西西裏;但漢尼拔的天才甚至可以從遠地發揮其影響。在阿格裏根圖姆,仍有一支迦太基軍,但在漢諾與伊庇賽德的統率下裹足不前;漢尼拔派穆亭前去,接掌了努米底亞騎兵的指揮權,以他的飛奔騎兵在西西裏各處煽起對羅馬暴虐統治的怒火,燃起燒遍全島的遊擊戰,成果極豐;當迦太基軍與羅馬軍在希邁拉河相遇,穆亭竟然使馬塞盧斯受到相當挫折。然而,在漢尼拔與迦太基議會之間的關系在這裏又具體而微地呈現出來。由議會指派的將軍對漢尼拔的軍官又妒又羨,堅持要把戰事交予次執政官執行,而不用穆亭與努米底亞人插手。漢諾的這個願望達成了,結果是慘敗。穆亭卻不肯就此受阻,他深入內陸,占領數個小鎮,而從迦太基漸漸前來加入的人員不在少數,由此他得以擴充其軍事行動。他的成功是如此耀眼,以致那總司令再也無法忍受,褫奪他的輕騎兵指揮權——因為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扼制穆亭——將指揮權交予自己的兒子。這讓為了腓尼基的主子們在島上業已奮戰了兩年的努米底亞人終於忍無可忍了。他帶著拒絕服從小漢諾的騎兵跟羅馬將軍馬庫斯·瓦勒裏烏斯·萊維努斯談和,將阿格裏根圖姆交予他。漢諾乘船逃走,至迦太基向他的上司們投訴漢尼拔的軍官無恥的叛國大罪;阿格裏根圖姆的腓尼基守軍被羅馬人處死,而市民則賣為奴隸(公元前210年)。為了防止公元前214年的偷襲再度發生,該城接受羅馬移民;於是那古老而光輝的阿克拉伽斯變成了羅馬的要塞阿格裏根圖姆。在西西裏降服之後,羅馬人開始致力於恢復該島某種程度的和平與秩序。在內陸作祟的匪盜群被集體移至意大利,使他們得以從利基翁的總部對漢尼拔的盟邦進行燒殺。政府則盡其全力恢復西西裏徹底荒蕪的農業。迦太基議會不止一次地說要派遣艦隊去西西裏,重起戰火,然而也只是說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