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明主昏君 十四 一歲三號亂齊廷

遷都洛陽,只是孝文帝漢化計劃的第一步。按照孝文帝的既定方案,接下來所要做的是循序漸進地推行漢化改革制度,待得時機成熟,便以正統皇朝的姿態去掃平尚未歸附的南朝余孽,一統華夏。然而就在此時,南朝內部的政局發生了巨大的動蕩,使得齊魏之間的一場大戰提前到來。

齊武帝在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的北伐大計還沒實施,他自己就一病不起。皇帝的後事擺上了台面,這時候的形勢稱得上是微妙之極。

為什麽這樣說呢?問題出在立儲上。如果權力正常交班,那麽接替皇位的就是三十六歲的太子蕭長懋。總體來說,蕭長懋還比較讓齊武帝蕭賾感到滿意,他晚年著意培養太子,將很多尚書省的具體事務都交給蕭長懋去處理,一方面觀察他的處事能力,一方面也提高他的威望。不過蕭長懋也有他的缺陷,與祖父、父親的節儉截然相反,他崇尚奢靡,喜歡大興土木,因為此事也挨過父親的罵,後來雖有收斂,終究性情難改。可以想見,即便一切順利,蕭長懋做上皇帝,他也很可能只是一個平庸的皇帝,南齊的狀況大約也好不到哪裏去。

可惜老天爺連個機會都不給他,永明十一年新年剛過,蕭長懋就得了重病,老爹還沒死呢,他先死了。這下可就把儲位給空出來了。

面對這種情況,蕭賾非常為難。他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從其他的兒子中挑選德才兼備者立為太子;另一種就是按照立嫡長的原則,把蕭長懋的嫡長子立為太孫,以為皇儲。蕭賾有二十三個兒子,真正有資格當太子的,其實只有嫡次子、竟陵王蕭子良。

蕭子良執政經驗豐富,蕭賾守湓口時,他就是得力助手,以後又在地方上做官。南齊建立後,他多次上疏陳述政見,雖然不是所有的見解都被皇帝采納,但卻深得寵愛。而且,蕭子良把許多有才華的人都招攬到府中,探討學術,頗得人心。蕭長懋死後,很多人都認為蕭子良是太子的不二人選。萬萬沒有想到,蕭賾偏偏青睞第二種選擇,不立太子而立了年輕的太孫,蕭長懋的嫡長子南郡王蕭昭業成為皇位的接班人。

翻遍史書,我們很難找到蕭賾做出如此選擇的真實原因。惟有的兩點可能性是,蕭昭業人長得帥,《南齊書》說他“少美容止”,寫得一手好字,談吐不同尋常,祖父自然是疼愛有加,在南北朝那個容貌風度至上的年代,外表上的出類拔萃就是最大的優勢,不要說做皇帝,就是做官也是相當重要的。另外呢,他也年輕,對於皇位的穩固性是有好處的。人算不抵天算,蕭賾沒料到,蕭昭業是個典型的“繡花枕頭爛稻草”,把江山交給他,可以說是既害了江山,又害了他。

立嫡、立長還是立賢,這從來就是讓封建帝王頭疼不已的大問題。晉武帝立嫡長,導致帝國分崩離析;劉宋也是遵循立嫡長的原則,結果每換一次皇帝都要經歷一回大洗牌;拓跋燾武功蓋世,因為立子還是立孫的問題沒處理好,自己送了性命,還差點讓帝國倒了台;後來梁武帝吸取教訓,反其道而行之,太子去世後不立太孫,而改立別的兒子,還是躲不過厄運,碰上侯景之亂,帝國滅亡;明太祖朱元璋克定四方,也在這上頭栽了跟鬥,立皇太孫而使帝國陷入內戰。唯一還算順利的一次權力交接,似乎是元世祖與其繼位者元成宗(兩者為祖孫關系),可嘆又是個外族政權,而且元朝的運祚也並不長。無數前人血淚的教訓告訴我們,皇帝的家事,乃是天下第一難事,也是治亂相關的第一要事。

皇太孫剛立完,蕭賾就不行了。病榻上的他反悔起來,可能又有了改立蕭子良的一絲想法。他下詔讓蕭子良入殿侍藥,蕭子良以蕭衍、範雲兩人為左右日夜,在殿內侍候(蕭衍出場了啊)。

蕭賾的猶豫不決對各方而言都是一種煎熬。起草遺詔的中書郎王融因為寫得一手好文章,受到蕭子良的賞識,有意擁立蕭子良。他的做法是,乘著蕭賾彌留之際,自己起草一份遺詔,寫明將皇位傳於蕭子良。起草完畢,他穿上軍裝,站在中書省的門口攔截太孫東宮的衛隊。

秘密不知怎地就讓蕭衍和範雲知道了,政治敏感性極強的蕭衍悄悄對範雲說:“宮內要出大事,王融不是什麽濟世之才,我們只管坐視其敗。”

範雲說:“王中書是憂國憂民啊!”

蕭衍嗤之以鼻:“憂國憂民?他是想做周公、召公呢,還是想做豎刁(齊桓公晚年的三奸之一,齊桓公死後導致齊國內亂)啊?”說得範雲答不上來。

就在王融自以為計策成功的緊要關頭,蕭賾忽然蘇醒了過來,隨口問左右:“皇太孫在哪裏?”王融的假詔書就拿不出手了,只好說蕭昭業在殿外守候。蕭賾便讓太子帶著東宮衛士入殿,然後也用不著王融寫詔書了,直接當面授意,太子繼承皇位。政事呢,則由他的堂弟(蕭道成二哥蕭道生之子)西昌侯蕭鸞與蕭子良共同輔佐。這又是一個讓人始料不及的冷門,蕭鸞本人在這背後究竟做了多少手腳,我們今天已不得而知。依我猜來,這很可能又是各派權力平衡的產物,並且是蕭子良默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