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明主昏君 十五 崔慶遠不辱使命

魏孝文帝拓跋宏當然不願意錯過這個南征的良機。蕭鸞稱帝後僅一月,他就以南齊廢立幼主為名,與大臣們商議大舉用兵之計,這是孝文帝的失策之處。

蕭鸞廢帝並大殺宗室是在北魏的太和十八年的秋冬時分,同年的春天,孝文帝剛剛在平城說服最後的一批頑固派,開始遷都。也就是說,整個北魏帝國還處於遷都的動蕩之中,內部問題沒有理順之前,對外發動戰爭並不明智。正如一年前孝文帝在洛陽所說,遷都和戰爭,兩者必選其一,選擇了遷都,那就不該立即再選戰爭,孝文帝似乎過於性急。

性急的原因可能還來自南方的一則未知真假的“好消息”:駐守江北重鎮襄陽的雍州刺史曹虎派遣使者向北魏請降。孝文帝認為占領襄陽後,掃平江北不在話下,然而這只是一個假象。

曹虎雖然派了使者,卻沒有派遣任何人質以表明誠意。尚書盧淵當時就不願意接受孝文帝交給他的任務,率領前鋒軍隊去襄陽接應曹虎的降軍。他指出:“曹虎恐怕會是三國時詐降曹魏的周魴第二。”老臣高閭也上表說:“遷都洛陽還沒多久,曹虎既然不派遣人質,肯定沒有誠心投降,我軍不宜輕舉妄動。”

兩人的意見孝文帝都沒聽,他堅持要打南齊,兵分四路,向兩國交界的襄陽、義陽(今河南信陽北)、鐘離(今安徽鳳陽東北)、南鄭(今陜西漢中東)進發。自己也在洛陽積極準備,意欲以主力禦駕親征,並下詔遷徙到洛陽的鮮卑人恢復三年的租賦。

曹虎那邊卻真的沒了下文,連使者都不再派了,本來計劃好的裏應外合眼看要成了北魏的單方面軍事行動。孝文帝召集群臣商議大軍是走是留,意見極不統一。孝文帝一擺手,說:“你們也不必爭論了,我看不妨來一場辯論。任城王(拓跋澄)、鎮南將軍(李沖)兩位贊成留下,朕贊成出兵,這細論一番,哪一方說得有道理,就聽從哪一方的意見。”大家聽說皇帝要與大臣舉行辯論賽,還真是新鮮事,都認為這個主意不錯。

李沖先開口說:“臣等以為遷都才未停當,人心思安;齊國的內應就不知底細,還是不動為好。”

孝文帝笑道:“曹虎是否真降都無妨我們出兵。若他是假投降,朕巡撫淮水南北,訪問民間疾苦,讓老百姓知道天下君德在北而不在南,他們自然會心向北方;若他是真投降,現在不去接應,那就會錯過時機、喪失人心,也壞了朕廣布恩德的大計。”

拓跋澄又說:“曹虎不派人質,使者又不再來,其中必定有詐。如今北方南遷之民歷經千辛萬苦,扶老攜幼,新到洛陽,心裏想的可都還是故土(這是說中了問題的關鍵)。這些人沒有房屋可住,沒有石米可食,更何況冬天快要過去,春天即將到來,正是需要大批百姓耕作的時候。我們卻在這個時候讓他們手持兵器,走上戰場,這樣的軍隊又怎麽會有戰鬥力?而且我們的前鋒軍隊已經推進,說不上不接應曹虎。如果他下的降書是真,等我軍攻下樊城、沔水(即漢水),陛下再車鑾跟進,也不嫌晚嘛!輕率進兵,上下疲勞,空行空返,恐挫天威,反而長了齊國的氣勢,這可是下下策!”

兩方爭辯進入白熱化,司空穆亮卻出人意料地發表了意見,支持孝文帝的觀點,後面那些公卿便隨之附和。拓跋澄氣憤地說:“穆亮啊穆亮,從前不同意皇上南征的,就是你們這批人,現在怎麽卻對皇上這麽說?表裏不一,欺瞞諂媚,太不像話了!”

李沖在一旁對孝文帝道:“任城王是忠於社稷哪!”

孝文帝不以為然,說:“任城王的意思,聽朕話的就是奸佞,不聽朕話的難道都是忠臣?所謂的小忠,正與大忠相對!”

拓跋澄不服,還辯道:“微臣愚鈍,我的小忠就是要全心全意為國謀利,不知道陛下所謂的大忠應該怎麽做呢?”孝文帝還是不聽這位他曾譽為“朕之子房”的“忠臣”,下令兵發洛陽,大軍開往邊境重鎮懸瓠。

一年前在計遷洛陽之中表現得從容不迫的魏孝文帝,一年之後就變得這麽急躁冒進,連當初完全支持他遷都的拓跋澄、李沖的話都置之腦後,看起來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其實這正體現了同一問題上君臣之間的差異。對任城王拓跋澄而言,遷都之後最重要的自然是安定,要想安定,自然得避免戰爭,所以要讓南遷之民重新投入到生產重建中去,慢慢淡忘對故土的思念。孝文帝所要考慮的,是整個帝國的百年大計,那就不可能只專注於做好一件事。他想要達到的目的,就是盡快讓國民意識到南遷的好處。洛陽離淮水並不遠,如果能借此盡取江北諸郡,並讓漢、胡(鮮卑)兩方進一步融合,那麽他的後續漢化措施必將阻力大減,否則,他的統治時刻都潛藏著危機。當年苻堅力排眾議,堅持要滅東晉,核心思想與孝文帝是類似的。所以說,南征這一選項本身並不錯,需要商榷的其實是時機問題,換而言之,在這個時候勞師動眾,是否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