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宋魏相爭 十七 拓跋濬的中興(第2/2頁)

需要指出的一點是,在高允的時代,北魏還是實行百官無祿制的,一般官吏有家產的還好辦,否則就必須另找謀生手段,才能養家糊口,這也是北魏初期官吏多貪的原因之一(其實即使是高俸祿,高待遇,又何嘗不是貪者居多呢?)。高允家裏窮,所以一直讓自己的兒子們上山砍柴,用以自給。這樣一位清到根子上的官員,沒有人會不肅然起敬吧。

高允在南北朝時期是壽命極長的一位,他從拓跋燾時起就受召為官,一直活到拓跋濬的孫子、也就是後來的孝文帝元宏在位時期,屢次告老還鄉而不得,享壽九十八歲而終。所謂“無欲者長存”,高允的一生正是最好的注腳。

對於各地官員,拓跋濬的措施是對治理的成果進行考核,強調賞罰分明;對於平民百姓,他也很願意搞“形象工程”,每年都要下到地方上去觀察了解風土人情,多次下詔減輕免除不必要的賦稅和徭役。就這些舉動而言,他幾乎不像是出生於戎馬大漠的鮮卑部族,倒更像一名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漢人皇帝。

太安元年(公元455年),他派遣尚書穆伏真等人巡行各地州郡,下詔明確指出巡查的目的:

“農不墾殖,田畝多荒,則徭役不時,廢於力也;耆老飯蔬食,少壯無衣褐,則聚斂煩數,匱於財也;閭裏空虛,民多流散,則綏導無方,疏於恩也;盜賊公行,劫奪不息,則威禁不設,失於刑也;眾謗並興,大小嗟怨,善人隱伏,佞邪當途,則為法混淆,昏於政也。”

不管是地方上出現哪種問題,歸根到底都是當地官員的瀆職與疏忽,需要懲罰、罷黜,甚至處死;各方面都符合標準的,執政優異,予以褒獎。同時地方上有冤屈的,有罪行的,可以向巡查申訴;如果巡查收受賄賂,斷察不平,則可以上訴到皇帝這裏來,嚴厲杜絕官官相護的現象。巡查的效果不錯,掃除了不少地方上的積弊。

北魏在拓跋濬的治理下從起初的一片蕭條漸漸轉向興旺。最明顯的一點變化,是頭幾年各地零星的叛亂活動,到其統治後期幾乎絕跡了。為了進一步緩和矛盾,安撫廣大人民群眾,拓跋濬恢復了被拓跋燾取締的佛教,信佛的人當然是開心得不得了了。(佛教在中國歷史上經歷的破壞算是最多的,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每次倒下之後的重建,反而比以前更加興旺發達,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文化現象)

復佛後的第二年,拓跋濬騎馬出巡,忽然一頭撞上一名和尚。和尚害怕,連呼“罪過”。拓跋濬喝退上去抓人的左右侍從,對他笑道:“此乃吾馬識善人,哈哈!”他認定這是上天要他結識的牛和尚,便把和尚迎入宮中,奉以師禮。

這名和尚的確是個高僧,他法名曇曜,因為聽說皇帝開禁,所以就恢復身份,從中山趕往京城。拓跋濬喜歡聽講佛法,常召曇曜入宮詳談,說到激動處,自然動了心。在曇曜的鼓動下,他仿效敦煌的莫高窟,在平城西面的武州塞(今山西左雲至大同西)鑿山開窟,一共五窟,分別鐫建一尊佛像,這便是今日大同雲崗石窟的前身——曇曜五窟。自此以後北朝佛教日益興盛,成為名副其實的佛教國家。

拓跋濬在位十四年,是北魏一朝正中間的十四年。北魏沒有中宗,若把這個廟號授予給拓跋濬也不過分(他本人的廟號是高宗)。在他去世的時候,北魏制度完善和全面漢化的條件已經基本成熟。他的皇後馮氏與長孫元宏日後的作為,實際上正是完成了他生前所未竟之事。這些後話,我們留待第三部《明主昏君》中,再細細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