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元嘉之治 十七 拓跋燾伐夏(第2/2頁)

赫連勃勃統治時期,北魏忙著對付柔然和消化河南地區,夏國忙著與西面的西秦搶奪地盤,沒有發生很大的沖突,這樣的狀態一直維持到北魏始光元年(公元424年)。前文提到,夏國在這一年發生了內亂。

赫連勃勃有不少兒子。原先的太子是長子赫連璝,此人也像他父親一樣好武,在攻取長安的戰役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然而赫連勃勃晚年卻喜歡上了小兒子酒泉公赫連倫,想要廢掉赫連璝而改立赫連倫。赫連璝聽說後十分氣憤,就帶了七萬兵馬攻打赫連倫,赫連倫也不示弱,自領三萬兵馬迎戰(胡人幾乎與生俱來的統禦力也的確很讓人佩服)。兩軍交戰,赫連倫戰死。這時赫連勃勃的三兒子赫連昌又帶著一萬騎兵突襲赫連璝,赫連璝被殺,赫連昌合並了他的部眾,回到都城統萬。赫連勃勃不以二子相爭戰死而悲,而以赫連昌平亂精彩而喜,當即立赫連昌為太子。第二年,也即公元425年,赫連勃勃病死,赫連昌做了夏國的皇帝。

拓跋燾聽說赫連勃勃死了,其心情就跟前幾年拓跋嗣得到劉裕的死訊一樣興奮。拓跋燾準備用兵,北魏內部有三種意見:把漠北看作固有勢力範圍的鮮卑貴族長孫嵩、長孫翰、奚斤等都認為應該先討伐柔然,柔然若逃遁就追到底,不管抓不抓得住他們的首領,都可以有一大筆收獲以充實軍用;另有幾個官員則認為可以先消滅東面的小國北燕;前兩種意見都有其道理,太常崔浩進言道:“蠕蠕(北魏君臣蔑視柔然,認為他們和蟲子一樣惡心,故而稱其為蠕蠕,“蠕”發音同“軟”)逃起來跟鳥獸一樣,若派大軍追吧,肯定追不上,若用輕兵突襲呢,又恐怕不足以消滅完。而赫連氏的國土不過千裏,刑罰殘暴,人神共憤,微臣覺得還是應該先伐夏國。”

長孫嵩堅持認為夏國如果像宋國一樣堅守城池,柔然再乘虛而入就危險了。拓跋燾對崔浩的意見十分贊同,看著長孫嵩不順眼,斥責他為官貪汙,命令身邊武士抓起他的腦袋去撞地(這叫“頓辱”之罰,是遊牧民族使用的一種侮辱性的懲罰手段),其余大臣再不敢有反對意見。

始光三年(公元426年),北魏兵發平城,司空奚斤帶四萬五千人襲擊夏國的河東重鎮蒲阪,周幾帶一萬人攻打陜城,並由原先東晉的平陽太守薛辯之子薛謹帶路。拓跋燾自領數萬大軍,直取統萬城。

時值隆冬,拓跋燾的軍隊行進到君子津(今內蒙古準格爾旗東北黃河邊),黃河封凍。拓跋燾便帶了兩萬輕騎兵沖過黃河,向統萬城殺去。冬至日,魏軍距統萬城只有三十多裏,沿黑水邊擺開陣勢。赫連昌正和群臣飲酒作樂呢,匆匆披掛上陣,迎戰魏軍,打了敗仗,慌忙退回城內。

拓跋燾身邊的衛士豆代田乘著城門來不及關閉,帶著一批人沖了進去,把西門給燒了。赫連昌趕緊關閉了宮門,才阻擋住魏軍。拓跋燾見天寒地凍,不利攻城,就派兵在城中大肆搶掠,得到十多萬頭牛馬,又下令將城中的一萬多戶居民全部遷徙回國,給赫連昌留下了一座空空蕩蕩的國都。

魏軍的其他兩路也很順利,統萬城戰敗的消息傳遍夏國境內,蒲阪、陜城等地的夏國守將全無戰心,都棄城逃跑,奚斤乘勢攻入長安。北魏方面唯一的損失是大將周幾病死於軍中。西面的西秦、北涼以及仇池聽說北魏進入關中,紛紛派使者,向拓跋氏歸附。

赫連昌勉強保住了統萬,但已經沒啥兵力了。這時候夏國的主力部隊還由他的五弟、平原公赫連定率領,在和西秦打仗呢。赫連昌急令赫連定回軍攻打長安。魏將奚斤也不是等閑之輩,指揮部眾與赫連定在長安相持。

轉眼到了第二年夏天,拓跋燾見夏軍主力被牽制在長安,統萬空虛,便欲卷土重來。他下令軍士在陰山一帶大伐木材,修造攻城的器具,準備一舉拿下這座赫連勃勃時代號稱堅不可摧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