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貳 第十六章 決戰泗川

島津義弘,天文四年(公元1535年)七月出生於日本的薩摩國(今鹿兒島縣),島津貴久次子,自幼由其祖父,被譽為薩摩島津中興之祖的島津日新齋撫育長大,他的祖父對其評價是:三州(薩摩、大隅、日向三國)最為勇猛善戰之人。

薩摩這個地方,自古就比較特殊,那裏民風彪悍,雖不怎麽產糧食,但卻盛產一種叫隼人的族群,這個民族說斯文點叫尚武,說直白點就是打仗不要命,被西洋人譽為“東洋斯巴達”。

再說在島津義弘年輕時代的薩摩,雖然名義是歸島津家統治,但是底下的一些豪族卻經常叛亂,並且聯合附近的一些大名如日向(今宮崎縣)的伊東家、大隅(今鹿兒島縣東部)的肝付家一起策動針對島津家的叛亂。

所以自二十歲起,義弘就跟隨著他的父兄一起踏上了戰場。

話說這家夥打仗的特點是,他什麽仗都敢打,對手是誰他都無所謂,只要站在他對面就照著往死裏打;而且也不管敵我雙方人數差距,只要手頭上有幾個人,就敢帶著往敵陣裏沖。

永祿十二年(公元1569年),相良家猛將赤池長任率五千四百人進犯薩摩,當時負責防守的島津義弘二話沒說,帶了三百人就殺了過去,兩軍在堂之崎的地方展開了野戰,在激戰了數小時後,雖說義弘因人數實在太少而敗退,但敵將長任本人也被打傷,更倒黴的是,第二年他就因傷勢惡化而離開了人間。

元龜三年(公元1572年),伊東家和相良家組成了三千多人的聯合軍,向義弘的居城加久藤城襲來,這一次義弘又只帶了三百人便出戰了,並且以對手十分之一不到的兵力在木崎原(今宮崎縣內)向敵軍發動了四面攻擊,並且取得了殲敵八百人的大勝,在這場戰役中,伊東家當家大名伊東佑安以及他兒子伊東佑次先後戰死。從此,被譽為南九州豪強的伊東家一蹶不振,最終走向了滅亡。

在這麽一位猛人的帶領下,薩摩人一發不可收拾,越打越猛,先後吞並了日向的伊東、大隅的肝付,並且接連將當時九州最豪強的兩家大名——龍造寺家和大友家打得連頭都擡不起來。可以說,在當時除了幾百對幾萬這種必輸的戰役,義弘基本上就沒有被任何人給打敗過,實在是有些打遍九州無敵手的傾向。

然而,在還差一口氣就能吞並全九州的時候,豐臣秀吉出現了。

天正十五年(公元1587年),目標一統日本的秀吉率大軍征討九州,在將近二十萬人馬的大舉進犯下,即便是“東洋斯巴達”的薩摩人也不得不為了存活而屈膝。

投降後的島津家,並沒有完完全全地從心裏臣服這個新政權,天正二十年(公元1592年),義弘的弟弟島津歲久手下家臣梅北國兼發動叛亂,雖然不久之後就被鎮壓,但作為連帶,歲久本人也被迫切腹。

也因為此,才導致了島津義弘遲遲沒有跟隨大部隊一起趕赴朝鮮。

作為“文祿第一遲到部隊”的島津家,到達朝鮮之後,除了跟福島正則一起聯手打退過一次李舜臣的進攻外,基本上就再也沒什麽大的動靜了,一直平平安安地固守泗川,日子過得非常舒坦。島津義弘甚至還養了七只貓作為自己的寵物,以此來打發無聊的時光。

順便一說,為了紀念這七只在朝鮮陪伴自己度過多年的寵物,戰後島津義弘在薩摩建立了一座貓神社,這也是日本現存的唯一的貓大神神社。

當得知秀吉去世以及援軍無望的消息後,義弘下令開會,以聽取大家的意見。

會上,他的侄子島津豐久首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的意見比較簡單,概括起來一句話:趁現在趕緊走人。

理由也很明確,秀吉一死,聯軍必然蜂擁而來,自己這邊又沒有後援,單憑七千人根本不足以抵擋對方的五六萬大軍,要想保存島津家實力的話,唯獨趁著其他日軍部隊還沒反應過來的當兒,率先逃跑。

這個辦法雖然無恥了一點,但在當時看來,似乎是唯一可行的辦法,所以豐久說完之後,倒也一時間沒有什麽反對意見。

義弘本人先微微點了點頭,然後開了口:“這樣是不行的。”

豐久立刻反問伯父為何不行。

“使者接到了消息便立刻趕來了,算是快的吧?可是也最多比別家的使者要快個兩三天。換句話說,不出兩三天,太閣去世的消息便會讓所有出征將士知道,若是人人都和你這樣,一得到消息便爭先恐後地趕回家,那就要大亂了。要是這裏的住民再趁機蜂擁而起趁火打劫一下,便立刻會讓軍隊陷入一片混亂中吧?這樣的情況一旦讓敵人看到攻了過來,只怕全軍都要化作齏粉,一個人也別想安全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