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貳 第一章 中國的風水,日本的京都

鑒真的到來,將唐日兩國之間的友好交流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同時也使得日本對大唐的崇拜之情上升到了一種無以復加的地步。

這並非誇張。

之前就說過,在孝謙上皇攝政時代,朝廷曾經把所有的官制都一一對照,並起了相應的中國名(唐名),其實據說當時還有人提出不但官位要用唐名,最好人名也改成唐式的,好在女皇大人冰雪聖明,當場就給駁回了,不然用不了多久,整個平城京裏頭就該遍地走著李家的人了。

改名還只是其一,接下來說其二。

延歷十三年(公元794年)十月二十二日,桓武天皇下令遷都,把京城從平城京搬到了山背國北部的葛野,然後把山背國改名為山城國,接著又將葛野改稱平安京。

著名的“平安時代”就此拉開了帷幕。

山城國就是今天的京都府,平安京大致就是現在的京都市。

就這座城市的本身而言,堪稱是唐文化,尤其是唐代建築文化在日本的極致體現。

平安京的內部規劃構造嚴格仿造了中國的長安城和洛陽城:西側仿長安,東側仿洛陽,基本上就是兩城的等比例仿照版。不過後來西側廢棄,因此實際上的主要市街只剩下了東側的洛陽部分,故而人稱小洛陽,在古時候的日本,去京都也被叫做“上洛”。

直至今日,“洛”仍是京都的簡稱,那裏不但有“洛陽交運”“洛陽堂”,還有一家名為“洛陽工業高校”的學校,著名影片《禦法度》(北野武主演)的導演大島渚,正是畢業於此。

不過當時日本大都市規劃仿唐並非稀罕事,幾乎可算得上是慣例,國家首都更是如此。但關鍵在於,自打遷都平安京,在此之後的整整一千余年裏,日本的首都都不曾挪過地方,不管國家鬧騰得多厲害,京城永遠是這一畝三分地,天打雷劈海枯石爛也不動搖。

為什麽?

我們在上一本的時候已經說過了日本歷史的大致進程,也知道日本古代的主要政治中心要麽在九州,要麽在奈良,最次也在大阪,京都一帶在那個時代尚屬待開發地區,平安京所在的那個位置更是一片荒蕪,堪稱不毛之地,可為什麽桓武天皇偏偏就要在那裏建都呢?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我們不難發現,其實平安時代之前日本的首都一直在變,遷都從來就不是什麽罕見的事兒,但不管遷到哪,首都就是國家的政治中心這一點卻從未改變。而平安時代之後,雖然日本的首都被定格在了京都長達一千年,可國家的政治中心卻並非一千年不變地都在那兒,比如豐臣時代的政治中心在大阪,德川時代在江戶,等等。至於京都這個地方,到了後來純粹就成了皇城,只是一個供天皇居住的地方,雖然那地方因為半仙天皇的存在,仍然是國家的首都,並且頗具神聖性,但同時不得不承認的是,在那個天皇淪為象征乃至傀儡的歲月裏,堂堂一國首都卻不再是政治中心了,甚至幾乎和國政都失了緣。

於是問題就出來了:都這樣了為什麽還不遷都?

從歷史經驗來看,“挾天子以令諸侯”這種勾當很明顯是應該把天子挾在身邊才好掌控,可後世的眾多日本實權統治者,既沒有自己跑去京都執政的打算,也似乎並不準備讓天皇遷都到鐮倉或是江戶(當然天皇本身也不肯),這又是為什麽?

換句話講就是,為什麽古代日本人在國都方面會如此執著於京都這個地方?

個中的理由,說得鏗鏘一點,是因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說得玄乎一點,是因為那地方的風水好。

但不管怎麽說,平安京的脫穎而出都和中國文化有關。

桓武天皇遷都的原因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他是光仁天皇的兒子,也是天智天皇的曾孫,不過在他繼位之後,天智一族的力量已經非常薄弱了。雖然他貴為天子,可當時整個平城京乃至整個大和國(今奈良縣)裏都沒幾個肯聽他的,各路豪族各自打著各自的算盤,對中央朝廷置若罔聞,一副無所謂有無的態度。

在這種情況下,天皇就想到了搬家,預備換一個環境再換一套班子。

新都城的地點一開始被選在了山背國的長岡,也就是今天的京都府的向日市附近。那地方算是當時山背國那一片裏頭最繁華的了,從延歷三年(公元784年)開始,秦氏一族就奉了天皇的旨意,在那裏搞開發。

本來遷都長岡這事兒已然是定了,連長岡的名字都被改成了長岡京,可就在桓武天皇都開始收拾細軟準備開路的當口,意外發生了。

簡單說來就是在搬家前大和國發生了一場地震,接著周圍又出現了饑荒,遍地餓殍都還沒來得及埋下去,滔滔洪水又席卷而來,等到洪水退下,大夥都以為災難到此為止,誰知道瘟疫又蔓延了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