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瓦斯科·達伽馬

1495年10月~1498年3月

新國王繼承了葡萄牙阿維斯王朝根深蒂固的救世主般的命運。他出生於耶穌聖體節,獲得的教名是非常光輝的“曼努埃爾”,意思是“上帝與我們同在”。他認為自己獲得王位,自有神秘不可測的天意。他二十六歲,圓臉,胳膊長得不合比例,一直垂到膝蓋處,讓他看上去有點像猿猴。他能夠登上寶座,實在是出人意料:六個人先後死亡或被流放,包括若昂二世之子阿方索神秘的騎馬事故和曼努埃爾一世自己的兄長迪奧戈被若昂二世殺害,才讓他繼承大統。他認為自己成為君主,是因為上帝選擇了他。

15世紀末,基督降生一千五百周年快到的時候,全歐洲的人都感到世界末日仿佛要降臨了。伊比利亞半島尤其如此,穆斯林和猶太人被逐出西班牙被認為是一個預兆。在這種氣氛下,曼努埃爾一世相信,並且其他人也鼓勵他相信,他必然要成就偉大的事業:消滅伊斯蘭教,將基督教傳播至全球,並且由一位世界君主來統治天下。“西歐的所有君主當中,”航海家杜阿爾特·帕謝科·佩雷拉寫道,“上帝只選擇了陛下。”[1]蕞爾小國葡萄牙完全可能成就不世功勛,因為《聖經》裏面寫道:“那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了。”[2][3]

曼努埃爾一世國王是一位世界性君主,最上方的箴言為“仰仗天堂的上帝,與人間的你”。他的一側是王室紋章,上有五個盾形徽章,右側是渾天儀,它象征著葡萄牙探索世界的遠航

印度計劃在若昂二世統治末期有所松懈,而在曼努埃爾一世登基後成為他夢想實現的途徑。曼努埃爾一世相信,他繼承了自己叔祖“航海家”恩裏克的衣缽。自君士坦丁堡陷落以來,基督教歐洲越來越覺得自己受到封堵壓制。曼努埃爾一世的目標是繞過伊斯蘭世界,與祭司王約翰和傳說中在印度的基督徒群體會合,控制香料貿易,並摧毀開羅的馬穆魯克蘇丹的財富。在他登基後的最初幾個月,他就已經開始醞釀一個雄心勃勃的地理戰略設想,假以時日,它將會讓葡萄牙人稱霸全球。這個計劃是以十字軍聖戰的精神設計的,但也有物質的層面:不僅要從馬穆魯克王朝手中攫取貿易,還要取代威尼斯人,成為東方奢侈品的貿易中心。所以,他的計劃既是帝國主義的,也是宗教和經濟的。就是抱著這樣的精神,曼努埃爾一世開始集合人馬,向東印度進發。由於他們缺少詳細的知識,所以東印度只是一個定義含糊的空間,在歐洲人的想象裏可能囊括整個印度洋和所有種植香料的地方。

不過,這個計劃並沒有得到大家全心全意的支持。1495年12月,也就是曼努埃爾一世登基幾周之後,他召開會議商討此事。貴族階層強烈反對。他們曾受到若昂二世國王的欺壓,並且認為這樣長途的冒險沒有什麽光榮,且風險巨大,而在咫尺之外的摩洛哥開展聖戰能夠輕松得到報償。曼努埃爾一世在統治期間有時會顯得優柔寡斷和躊躇不決,但他有時也非常專斷。他宣稱自己繼承了探索新土地的責任,並運用自己神聖的使命感去壓倒一切反對意見。

對於那些認為探索印度的遠航太困難的人,他用壓倒性理由反駁道,他的事業自有上帝佑助,上帝會保衛葡萄牙王國的福祉。最後,國王決定繼續探索。後來在埃什特雷莫什時,他任命自己宮廷的紳士瓦斯科·達伽馬為指揮官,率領船隊向印度進發。[4]

起初,瓦斯科·達伽馬似乎僅僅是第二人選。曼努埃爾一世原先打算讓瓦斯科的兄長保羅去,但他稱病辭謝,不過後來還是同意在瓦斯科的指揮下參加遠航。瓦斯科·達伽馬“是單身漢,足夠成熟堅強,能夠承受此種遠航的艱辛”,[5]此時也才三十多歲。我們不清楚他職業生涯早期的狀況和他的履歷,也不知道國王為何選擇他。1496年之前的史料裏很少提及他。我們不知道他有多少航海知識。他來自海港城市錫尼什(在裏斯本以南)的小貴族家庭,可能曾在摩洛哥沿海從事海盜活動。他的生活以及後來的經歷,都像哥倫布一樣,被籠罩在神話中。他顯然脾氣火爆。在得到國王任命的時候,他正受到起訴,罪名是滋事鬥毆。在後來的遠航過程中,他的執拗個性將會展露無遺。他遵循十字軍的傳統,極度仇恨伊斯蘭世界;他吃苦耐勞,能夠堅持不懈地忍受航海生活的艱辛;但非常關鍵的是,他對外交的微妙方面非常不耐煩,後來被描述為“行動果決勇敢,發號施令嚴苛,發怒時令人膽寒”。[6]國王之所以挑選達伽馬,可能主要是讓他指揮水手、與東方的未知君王談判,而不是因為他擅長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