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二章 《胡亂論語》

孔子的一生,所提倡的可以歸結為三個字:仁、德、義。

什麽是仁?歸結起來其實就是八個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什麽是德?歸結起來其實也是八個字:欲人為者,以身作則。

什麽是義?歸結起來其實也是八個字:我有余力,可以助人。

孔子門下,所謂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最終可以歸結為三傑:子夏、子貢、冉有。

學術和教育第一人:子夏

從商第一人:子貢

從政第一人:冉有

三傑對於孔子本人以及孔子學說的宣揚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誰是最愛孔子的人】

孔子的學生中,最愛孔子的是子路、子貢和冉有,對孔子幫助最大的也是這三個人。不過,性格不同,他們愛老師和幫老師的方式也不同。

子路如何愛老師幫老師已經講得太多,不再贅述了。子貢也講得很多了,也不再贅述。這裏,單獨說說冉有。

冉有的能力強地位高,能夠幫助老師的機會比較多。跟隨孔子期間,冉有當孔子的管家,多數情況下老師出行都是他駕車;後來冉有做了季孫家的管家,幫助老師回到魯國,又幫助老師獲得季孫家的補貼,而師兄弟們的前程也多數靠冉有提攜。

但是,冉有與子貢不一樣,子貢愛老師幫老師非常有技巧,既幫助了老師,又照顧了老師的面子,可是說件件事情都抓在老師的癢癢肉上,所以孔子非常喜愛他。而冉有就比較武斷,不講究技巧,只要他認為對老師好的事情,他就去做,忽略了老師的感受。結果,好人好事做了一大堆,往往老師一點也不感激,有的時候還要生氣。當然,孔子心裏也明白冉有對自己是真好。

在給公西華補貼的事情上,冉有就做了好事受批評,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禮記》中就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

衛國人伯高是孔子的朋友,伯高死後,他的家人去向孔子報喪。

“我該去哪裏哭他呢?”孔子有點犯難,他很講究這類問題。“本家兄弟死了,我到宗廟去哭他;父親的朋友死了,我到廟門外去哭他;老師死了,我在內寢裏哭他;朋友死了,我在寢門外哭他;一般認識的人死了,我到野外去哭他。以我跟伯高的關系,在野外哭他就顯得太疏遠,在內寢哭他又顯得太重。怎麽辦呢?我是通過子貢認識他的,我就到子貢家去哭他吧。”

整來整去,老頭把事情整到了子貢家裏。

哭完之後,孔子派子張到伯高家去吊唁,結果在路上遇上了冉有。

“老弟,別去了,我前兩天恰好在衛國,於是準備了一束帛、四匹馬,以老師的名義去吊唁過了。”冉有讓子張回去,他已經主動幫老師吊唁過了,並且禮送得很重,很有面子。

這件事情,孔子應該很高興甚至很感動吧?應該會表揚冉有吧?

“嘿,冉有這件事情辦得不地道啊,這樣做不是讓我失禮於伯高嗎?”孔子不僅不高興,反而責怪冉有貓捉耗子多管閑事。

【孔子的理想和追求】

任何思想都有來源,都不可能是平白無故在大腦中浮現。孔子的思想也是一樣,來自他的生活環境。

人世間的真理一定是這樣的:缺什麽就追求什麽,懂什麽就鼓吹什麽。

孔子也不例外。

孔子出身低微,同時卻有著貴族的血統。從小他沒有地位,忍受貧窮。所以,他對名利的追求順理成章。對於地位,對於富貴,他心向往之。

孔子從小跟隨親戚鄰居從事喪葬祭祀,正是因為如此,他對周禮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特別是喪葬之禮,進而是對周禮的全部。因此,孔子在自己的努力之下成了周禮專家。在禮崩樂壞的春秋末期,他發現自己在周禮上的造詣竟然出類拔萃。需要特別提出的是,孔子提倡孝道,是他重視祭祀和喪葬之禮的必然和必要結果。

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孔子決定運用周禮或者說通過鼓吹周禮來實現自己追求名利的目標。

然而,鼓吹周禮最終也並沒有為孔子帶來富貴,只為他帶來了有限的地位。為什麽會這樣呢?

很簡單,因為禮崩樂壞有禮崩樂壞的理由。就像二十幾年前算盤,被淘汰自然有被淘汰的理由,並不能因為那是中國傳統文化就無條件地存在下去。

所有國家中,魯國是最遵守周禮的,結果怎麽樣呢?結果魯國越來越弱。說明什麽?說明周禮已經不適合於這個時代了。即便是魯國,對於周禮也越來越不尊重了。

以一個在魯國都過時的東西去遊說更加強大和先進的國家,怎麽行得通呢?

那麽,在政治主張處處碰壁之後,孔子還有什麽辦法來求得富貴呢?經商。

孔子為什麽不經商?

首先,孔子缺乏經商的天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