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二章 《胡亂論語》(第4/13頁)

胡亂說:“老師,既然魯國比齊國好,為什麽全世界人都想去齊國,沒人想來魯國呢?”

孔子說:“亂啊,你不是來了嗎?”

胡亂說:“老師,我們那個年代講究做好人好事。譬如,坐火車的時候幫乘務員拖地。”

孔子說:“那,乘務員幹什麽?”

胡亂說:“乘務員幫帶小孩的媽媽喂奶。”

孔子說:“那帶小孩的媽媽幹什麽?”

胡亂說:“帶小孩的媽媽幫司機開火車。”

孔子說:“那司機幹什麽?”

胡亂說:“司機?是啊,司機幹什麽?”

孔子說:“亂啊,真亂。其實,自己幹好自己的本職就行了,大同世界也不過如此。當乘客的不像乘客,當乘務員的不像乘務員,有什麽好提倡的呢?”

胡亂整日悶悶不樂,夫子不以為怪,蓋因大家都是悶悶不樂。一日,胡亂同子路來,孔子問什麽事,胡亂不敢言,子路說:“胡亂這些天很郁悶,因為他有問題但是不敢問。”孔子說:“為什麽不敢問?什麽問題都可以問啊。”子路說:“所以他找我幫忙,讓我來問。是這樣的,他想知道大便的禮是什麽,先放屁還是先撒尿,還是屎尿屁泥沙俱下。”孔子皺眉頭,說:“這樣的事情屬於私事,講什麽禮?禮都是在人前的。”胡亂說:“老師說要人前人後一個樣啊。何況,有的時候大家同去大便,怎麽能說不是在人前呢?”孔子:“總歸還是自己掌握吧,怎樣方便怎樣。”胡亂說:“那麽,大便時狂呼亂叫,念念有詞,合於禮嗎?”孔子:“胡亂,真有此事?”胡亂說:“大便,人生大事也。若是憋了一個時辰,突然噴薄而出,一瀉千裏,豈不快哉?既然快哉,為何不能叫出來?”孔子說:“胡言亂語啊,大便本是私事,私下裏進行就好,大喊大叫就不合乎禮了。”胡亂說:“那麽大便的禮就是悶聲大便,是麽?”孔子喟然嘆道:“你要這樣認為,就算是吧。”

一日,孔子與胡亂聊天。胡亂問:“老師,管仲三次打仗三次逃跑,因為怕自己死了老母無人奉養;孟公綽三次打仗三次逃跑,也是怕自己死了母親無人奉養。我想問問,到底是行孝重要,還是忠君為國重要?”

孔子說:“亂啊,這個問題很好啊。奉養父母,是為人的根本;忠君為國,是為臣的根本。如果不能忠君衛國,至少還能做一個人;如果不能奉養父母,連做人的資格都沒有了。你說說,哪一個重要?”

胡亂說:“老師,我明白了。”

一日,胡亂和孔子講起《春秋》,說到董狐直筆,孔子為趙盾鳴冤一段,胡亂說:“老師,趙盾先後殺了三個國君的兒子,殺了六個卿趕走了三個卿,又把霸權拱手讓給了楚國,老師怎麽說他是良臣?”

孔子無言以對,過了一陣,小聲說:“亂啊,君子識時務者為俊傑啊。當今天下,晉國最強,而趙家執掌晉國國政,得罪趙家就跟在魯國得菲季孫家一樣,何必呢,何必呢?不要因為寫本書給自己帶來麻煩啊。”

胡亂感慨:“以老師這樣正直的人在世俗面前有時也不得不低頭,歷史真是用刀槍寫成的。”

孔子說:“慚愧啊,我不如董狐遠矣。”

胡亂說:“老師也是不得已,不過春秋筆法,把事情真相都寫得很清楚了,後人自會領會,重新作出結論。”

孔子說:“那就好了,但願後人能夠領會。”

胡亂說:“老師不知道,後世的史書,幹脆就是瞎編亂造,黑白顛倒,完全沒有廉恥,不像老師這樣,事實保留,就算有違心的話,也不過是九牛一毛。”

孔子釋然。

孔子死後,胡亂痛哭:“老師啊,您死之後,誰還會聽我的胡言亂語啊?”

附錄一: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生魯昌平鄉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於尼丘得孔子。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雲。字仲尼,姓孔氏。

丘生而叔梁紇死,葬於防山。防山在魯東,由是孔子疑其父墓處,母諱之也。孔子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孔子母死,乃殯五父之衢,蓋其慎也。郰人挽父之母誨孔子父墓,然後往合葬於防焉。

孔子要绖,季氏饗士,孔子與往。陽虎絀曰:“季氏饗士,非敢饗子也。”孔子由是退。

孔子年十七,魯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誡其嗣懿子曰:“孔丘,聖人之後,滅於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讓厲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三命茲益恭,故鼎銘雲:‘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墻而走,亦莫敢余侮。嬗於是,粥於是,以糊余口。’其恭如是。吾聞聖人之後,雖不當世,必有達者。今孔丘年少好禮,其達者歟?吾即沒,若必師之。”及釐子卒,懿子與魯人南宮敬叔往學禮焉。是歲,季武子卒,平子代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