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管仲的富民政策(第3/4頁)

四是植樹造林。管仲對國家土壤性質、地勢作出細致分析,提出了植樹的基本要求,利用房前屋後種桑麻,城墻周圍種荊棘,以固城防。大堤上錯落種植灌木與楊、柏樹,保護堤壩。限制入山林砍伐時間,重視森林防火問題,獎勵植樹有功者。“民之能樹藝者,置之黃金一斤,直食八石。”

五是發展漁業。管仲積極要求發展漁業生產,提倡國家對沿海漁業進行統一管理,制定合適的征稅政策,使生產與銷售連為一體,大大提高漁業生產的效益和漁民的積極性。

【第七,靠海吃海,靠山吃山】

既然管仲不把農業作為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那麽,國家財政靠什麽維持呢?鹽,還有鐵,也就是山海資源。俗話說的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就是從管仲這裏來的。

齊國是沿海國家,盛產海鹽,內地國家的鹽主要是靠齊國供應。管仲曾經做過鹽生意,他發現,天下所有的鹽販子都是齊國人,鹽都從齊國販到各地。可是,鹽的價格始終上不去,因為齊國鹽販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屬於典型的內部惡性競爭。

管仲進行了一個世界史上最大膽並且意義深遠的改革,將鹽場收為國有,鹽的交易由齊國國家專營,大幅度提高價格。於是,財政收入大幅增加。

鹽業的專營對於齊國人來說盡管增加了負擔,但是與農業稅和商業稅的減免對比,顯然微不足道。但是對於其他國家來說,他們就不得不支付更多的鹽錢。也就是說,從前齊國的財政收入靠齊國老百姓,現在成了外國人來貢獻齊國的財政收入了。

對於鐵來說,也是一樣收由國家專營。所謂的鐵,並不是單單指鐵,它包括所有礦山資源,譬如金、銀、銅等等。這一項,也為齊國的財政帶來很大貢獻。

正是從管仲開始,其後的幾千年直到現在,鹽業都是國家專營,因此,管仲被奉為鹽政和鹽商的祖師爺。

毫無疑問,這是一項影響深遠的偉大舉措。

吃鹽的時候,應該想到管仲。

【第八,控制通貨膨脹】

市場經濟受到鼓勵,農業受到保護,國家的基礎很牢固了。可是,管仲比任何人都想得遠,他竟然想到了控制通貨膨脹的問題,而且還懂得運用貨幣政策。天哪,活在今天,管仲一定是絕不亞於巴菲特的股神。

“人君挾其食,守其用,據有余而制不足,故民無不累於上也。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黃金刀幣,民之通施也。故善者執其通施以禦其司命,故民力可得而盡也。”換成今天的說法,那就是CPI指數與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貨幣政策決定了人民群眾的財產性收入,好的宏觀調控可以通過貨幣政策來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這樣才能夠實現調控的真正目的。

對於黃金,管仲認為,國家如果太儉省,黃金的價值就會降低,那麽對於國家的事業就會不利;如果太奢侈,那麽黃金就會漲價,商品就會貶值,對資源不利。等到商品消耗光了,才發現不足;或者等到產出了,才發現多余,這都是不懂得計量和調節的結果。

要控制通貨膨脹,就要限制商品價格,讓商家薄利多銷。

平衡法是管仲另一項具體的控制通貨膨脹的辦法,這個辦法就是在豐年的時候低價收購農民家中多余的糧食,災年的時候加價賣給大家,當然,加價的幅度不能太大。這樣,既控制了價格的過度波動,國家還有得賺。

不知道周小川通讀過《管子》沒有。

【第九,加強軍工生產】

管仲對軍工生產非常重視,他認為打仗需要八個方面的無敵,其中的第二條和第三條就是戰車的工藝無敵和戰士的兵器無敵,因此,軍工生產非常重要。

管仲派人收購了天下各地的戰車和武器樣本進行研究,從各地請來最好的工匠和武器制造專家。魯國一向是戰車的最大生產國,因此,大量的魯國工匠被高薪挖來。與此同時,大量收購最好的戰車生產材料和武器用金屬,研制新式武器。

所有生產的兵器參加春秋兩季的軍事演習,質量上乘的戰車和武器才允許入庫,不合格的一律遭到淘汰。

齊國的戰車質量在很短時間內追上了魯國,成為當時最好的戰車,齊國的武器也是最堅硬最鋒利的,齊國的弓箭也是射程最遠的。

齊軍戰力能夠在短時間內得以迅速提升,與他們擁有當時最先進的軍工產業密不可分。

【第十,神奇理財術】

老百姓富了,國家也有錢了。有錢了怎麽辦?要理財了。

管仲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管仲是一個理財天才,如果股市給他做莊家,大家都要傾家蕩產,因為錢都被他賺了。

管仲的理財方法多得驚人,《管子》一書的後一百頁基本上都在說理財。所以大家可以知道,管仲當初做生意不掙錢實在是運氣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