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父親母親(第3/3頁)

關淑清:我媽說建東來順、建同仁堂,她父親都捐過錢。

胡:東來順(的創始人)啊,那是回民,人家這回民可是真的回民。他原來也不是什麽大主兒(大財主),就在東安市場裏頭啊,就在那兒找一塊地方兒,賣貼餅子、小米粥。那會兒協和醫院剛建,工人特別多,工人手裏什麽都沒有,用的工具都是公家的,我的父親他就心眼兒好,他就給那些工人介紹的東來順,說他們挨你這兒吃飯,他吃多少錢,給多少錢,他不給我給,也得讓他們吃飯,不能餓著肚子幹活呀,給他介紹好多人。這東來順慢慢慢慢就起來了,蓋的兩層樓,都是由貼餅子、小米粥發的家,從那兒就跟我父親交朋友了,“胡先生胡先生”,什麽都給胡先生留著,涮羊肉那肉都是整個兒羊來的,刀前刀後切不出片來就甩開,“給胡先生留著啊,讓胡先生買回去吃燉羊肉去”,“我也要不了那麽多”,“給您的朋友”。我們一到禮拜天,學校不上課,我父親就帶著我跟我姐姐,還有我姑家的表姐表哥一群孩子,擺一桌,請我們吃飯。別的地方不怎麽去,就上東來順。

東來順也有爆肚,那說吃烤羊肉串兒,就沒有那麽好吃的(意即沒有比那個更好吃的),現在買的這羊肉串兒,白給我都不吃。我小時候就到東安市場吃糖葫蘆去,那會兒就兩毛錢一串。還有餛飩侯,也是百年老店了,賣燒餅馃子,買一個燒餅一個油條,油條咱北京叫油炸鬼夾著,一碗餛飩,一般做工的人都吃得起,再高級的(食物),做工的他吃不起了。我十來歲的時候,咱們北京的冰都是哪兒的?都是故宮外頭那筒子河,過了三九天都挨那兒打冰,冰都凍得這麽大塊,這麽老厚。那會兒沒有冰窖,都得用那個冰,北京飯店,六國飯店,不是咱老百姓用。

我父親在協和醫院,協和醫院最讓我信服。那是美國煤油大王開的,沒錯,他後來在新開路就買的這個豫王府,豫王爺的家注54,這個是他買的房。反正那會兒就聽我父親跟知近的朋友說話兒,說這協和醫院蓋起來以後,挖出來九缸十八窖,全是金銀元寶,那錢,再蓋兩個協和醫院也用不了。這個美國人,心眼兒也跟現在中國人一樣,也有好心壞心的,可是對病人是不錯。那(院)裏頭活井就有四五個,那我是真知道,帶我上裏頭玩去我看見的嘛,這一車水果,不管是什麽水果,一開箱,只要裏頭有一個爛一塊兒,這一箱全往活井裏倒,不許工人拿走吃去,更甭說給病人吃了,誰敢動,要讓他看見,給你開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