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太姥姥和東嶽廟(第2/3頁)

我太姥那時候梳一旗鬏,不是連把兒頭。頭發都梳上來,跟老道似的,這兒插著一個銀的九連環的簪子,這麽一穿,這上頭有時插個耳挖勺,過年啦插朵花,反正這是我看見過的。穿著一個大棉襖,長的,那種老式的棉鞋——您知道老頭穿的那種老頭樂吧,老太太的呢也是那種形式,但是比那個瘦比那個小,上頭有花呀雲彩呀,還拄著一個拐棍。從早晨起來就走走走,從東四七條就能走到我們家來,我們家在東總布胡同那兒呢,盯9點鐘到我們家了,我一開門:“哎喲媽我太姥來了。”“喲來了您,太太。”趕緊給攙進來。那不是我媽的奶奶麽,可是我媽就叫太太,管媽才叫奶奶,滿族人就這麽叫。我太姥一上我媽這兒來就是:“大姑娘呀,”我媽算是大孫女兒啊,“吃點打鹵面吧,到你這兒來就想吃打鹵面。沒有牙,方便,端過來,我這麽一擀,一禿嚕,它就全進去了。”那時候也不講究安個假牙,牙沒有就是沒有了,吃那饅頭,嗚嗚嗚,就等於用牙床和下頜倆往一塊湊合,一弄嘴就癟著,看著真難受。還說呢:“沒牙?告訴你,牙床子就是牙,牙沒有了它就練出來了。”

清代旗人婦女裝束注39

我太姥這人可信這個了,燒香啊,拜佛啊,逢廟就燒香。她一來我家以後就上小廟:“丫兒,跟我燒香去。”“上哪兒呀?”“頂銀胡同。”東總布胡同裏頭有個頂銀胡同,離我們家挺近的,從這個寶珠子胡同一出去到東總布胡同,斜著就是頂銀,現在讓國際飯店占了,就到那兒。廟裏頭看廟的還給我個供尖兒注40吃,嘿,咬也咬不動。

定:什麽叫供尖兒?

李:就是人家給上的那供,不是一摞一摞的麽,蜜供一摞,點心一摞,上頭是一個大硬面疙瘩,(形狀像)桃啊還是什麽,就給我吃那個,咬不動。我太姥就跪那兒燒香,這一燒香人家還打磬呢,當……當……當……她就磕頭,嘴裏邊不知道說什麽。我就問:“太姥您說什麽?”“說什麽?我沒地兒說去,就能跟菩薩跟老佛爺說說,我呀,叫他們把我叫走,沒說別的。”——到了兒我也不知道她說了些什麽。

我姥爺他們哥兒仨,我姥爺行大。那時候我姥爺都挺大歲數了,大年初幾,我太姥非得去逛東嶽廟……注41

北京東嶽廟

定:進香去?

李:燒香去。她過去好像是每年都去,後來歲數大了,就是我姥爺什麽的替她去。不讓去,非去不可,我姥爺說您這麽大歲數您幹嗎去,是不是?本來您是落(là)下的人,您活到100多歲判官還沒勾那個鉤,這是給您落下了,您還非得上那兒報到去?您去吧您去吧,待會兒讓閻王爺看見了,把您留下。我太姥就說:“哎喲我就是得報到去喲,我得求求老天爺喲,您把我收回去吧,您讓我這麽老活著呀,這不是受罪嗎,我活膩啦。”——您想想啊,她從年輕的時候兒就守寡,弄這仨兒子,那麽坎坷,餓倒是沒餓著,也沒享著什麽福,厭倦了。

我就記得我太姥去的那年,是我姥姥、姥爺從東四七條啊,坐洋車給拉來的,拉洋車的在前頭走,我二姥爺三姥爺後頭跟著,一到了齊化門(朝陽門)那兒就得下來,廟會人多呀,估計也是維持秩序。我聽說這車就擱在齊化門這兒了,現在看距離好像是比較遠,因為城門沒有了,過去您要到齊化門門臉兒,出去沒多遠就是東嶽廟。因為我要去不帶我,我還追出多老遠去瞅哪。我說太姥我也跟您逛東嶽廟。太姥說不能去,說小孩不讓去,得過十八(歲),出了門子,才行哪。不到歲數,到那兒閻王爺一看,哎喲她來了?給你留下。

定:那時候東嶽廟是不是都不讓小孩兒去?

李:沒有說讓小孩兒逛東嶽廟的。

定:那小男孩讓去嗎?

李:也不讓,家家都這樣,都不讓孩子去。一個是小孩兒,另一個是歲數特別大的、高齡的老人,都不讓去,說這是閻王爺、判官給落下的,一去看見了,喲,怎麽還沒把他叫回來呢?我姥爺就攔著不讓我太姥去。

定:那您姥爺他們哥兒仨都陪著?

李:都陪著呀。我二姥爺小時候淘氣,上樹摘棗,一下子把腿摔斷了,那個時候一來也沒錢,二來也不懂,那時候人素質也差,不知道給瞧,結果就落(lào)一個瘸子。瘸子怎麽走呢,我就記得我二姥爺是這麽走(學二姥爺走路),他攙不了我太姥,就是我姥爺和我三姥爺一邊一個攙著,二姥爺就上前頭給人家作揖:“勞您駕嘍,諸位,請您閃閃,讓我這老母親過去。”就給人家作揖。人家都說:“哎喲這老壽星,還逛東嶽廟呢,您,您是她什麽人哪?”“我是她二兒子。”“哎喲瞧人這兒子多好啊。”最後呢,逛這趟東嶽廟回來就死了。我姥爺就說,你太姥不聽話,還是讓閻王爺看見了,給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