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在這套《北京口述歷史》叢書中,我想通過80余名老北京人的口,對近百年來老北京人的生活和變遷,做一個全景式的描述。

通過人、特別是普通人而不是名人之口,也不是通過文物古跡、風景名勝以及歷史事件來呈現北京這個城市,是我近20年來一直努力在做的嘗試,也正是在訪談了百余名老北京人之後,我才對北京這個城市和北京人,有了與以往不同的了解和感悟。我是從他們的講述中,才具體地、而不是概念化地懂得了北京,也是在與他們的交流中,才一步步地進入到這座城市,並且慢慢地觸摸到了北京人的血脈、靈魂和神韻。注1

既然我的宗旨是從“人”出發,所以本套叢書的5卷,初衷也是按照被訪者人群的不同而劃分的。然而,凡是對北京城略有了解的人就都知道,入清以來北京城的特點,便是不同的人群,大體都居住在不同的地域。或者說,在1949年以前,北京人就是由幾個不同地域上居住生活的不同人群組成的,這樣的幾個不同地域上的不同人群,各自具有鮮明的、不同於其他地域上的人群的特征,卻又因此而共同構成了一個整體,那就是一個完整的北京城,以及城中的居住者——北京人。這正是北京這個城市具有的豐富復雜的多元化特性。可以肯定地說,這樣的幾個區域,在北京缺一不可,但無論哪一個區域,也不能稱之為北京城的“精華”,哪一個區域,也不是北京的代表和核心。這便是我訪談過百余名北京人之後的收獲所在。

我說的這幾個區域,大分起來,就是內城、外城和城郊三部分。雖然近年來它們之間的界限一直在急遽消失,甚至已經被基本泯滅,尤其是將宣武、崇文兩區分別並入西城、東城兩區之後。但是自清軍入關到1949年之前的幾百年間,內城住皇室成員和八旗官兵,外城住漢回商民、流人士子的格局卻始終清晰可辨。至於北京城郊,既是京城的延伸部分,又因處於城市與鄉村之間的邊緣位置以及與京城的緊密聯系,當然應該被視為京城中不可割舍的一個重要部分。

由於在這三個部分中,第一部分即內城部分的分量遠遠超過其他兩部分,所以我將這部分人群再一分為三,這便形成了5卷。出現這種有輕有重情況的原因,與我最初選擇訪談樣本時的偏重,以及我的能力不逮有直接的關系。具體地說,當我開始啟動這個項目時,並沒有意識到北京的居住格局與人群特點之間存在如此直接的關系,我一味去尋找的,只是最符合我心目中“老北京人”標準的那些人,而這樣的人,大多數都居住在內城。盡管我後來意識到了京城人群按地域居住的特點,也意識到我選擇的訪談對象有畸輕畸重的問題,並希圖尋找到更多居住於城南和郊區的被訪者,但一是他們中世代居住於京城者,本來就遠遠少於內城那些八旗後裔,二是由於近年來北京城市人口變遷的頻繁和他們居住的分散,很難尋找到更多的樣本,這便是我所謂能力有所不逮的含義了。

對於這5卷中每卷內容的特點和編撰宗旨,我在各卷的前言中都分別有所介紹,此處不再詳細說明。總之,按照不同地域和人群分成的這套5卷本的叢書,既各自獨立成編,圍繞的又是同一個城市、同一個主題,應該將其作為一個整體來看。 

本書是在我2009年出版的《老北京人的口述歷史》的基礎上,經過大量補充修訂而成的,事實上,它已經不再是原來的樣子,而可以看作是另一套書了。

首先,此次將這套叢書分為5卷,有了可以伸展補充的余地,遂得以將一些尚未發表過的訪談成果收入,究其分量,占全套叢書的三分之一以上。這些訪談成果包括兩類,第一類是在《老北京人的口述歷史》出版之後所做的部分訪談。自《老北京人的口述歷史》出版,距今已經過去整整6年,但我尋找老北京人並為他們做訪談的工作卻迄未間斷,這些後來做的口述在訪談宗旨和方式等方面雖然與此前基本一致,但在對“北京人”的定義上,則不得不有所放寬,那就是將原先把“北京人”限定在“民國之初(1911年前後)不足百萬的人口和他們的後代子孫”一條,推遲到了1949年前後,也就是說,凡是1949年前後進入並居住於北京的人,便都被納入到我的訪談對象中。做這一修改,有眾所周知的原因,那就是隨著時間的飛速流逝,即使以1949年畫線,按被訪者當時18歲計,如今67年過去,也已經是85歲的耄耋老人了,抓緊記錄他們的歷史已經成為當務之急。更何況,1949年前後是新舊政權交替,新的政治制度和社會生活、新的意識形態開始創立並生長的年代,本身也包含有極其豐富的內容。另外,正是由於放寬了對“北京人”標準的限制,我得以將此前曾經做過,但因不符合這一標準而未收入的訪談,也納入到了此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