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秦漢之際(第6/6頁)

此後戰爭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盡漢三年九月。在這一階段,漢正面大敗,而側面猛進。在正面,漢失滎陽成臯(並在今河南成臯縣境,滎陽在東,成臯在西)。劉季先後從滎陽成臯突圍先遁。其出滎陽時,將軍紀信假扮著他,從東門出,以誑楚軍,他才得從西門逃走,紀信因此被燒殺。在側面,韓信取趙。先是,張耳敗走,投奔漢。劉季微時曾為張耳客,因善待之。及會諸侯兵伐楚,求助於趙,陳余以漢殺張耳為條件。劉季把一個貌似張耳的人殺了,拿首級送去,除余才派兵相助。後來陳余聞得張耳未死,便絕漢。漢使韓信擊趙,殺陳余。在這階段,還有兩件大事可紀。其一,楚將九江王英布先已離心,又受了漢所遣辯士的誘說,遂舉九江降漢。英布旋被項羽擊敗,只身逃入漢,但項羽已失去一有力的臂助了。其二,項羽中了漢的反間計,對一向最得力的謀臣範增起了猜疑,範增憤而告退,歸近彭城,疽發背死。

第二階段盡漢四年九月。在這一階段,韓信南下取齊,楚軍援齊大敗,韓信遂定齊地;而彭越(於田榮死後歸漢)為漢守魏地,時出遊兵斷楚糧道,滎陽成臯的楚軍大窘;項羽抽軍自領回擊彭越,漢乘機收復成臯,並進圍滎陽。項羽引兵還廣武(在滎陽附近,滎澤與汜水之間)與漢相持數月。項羽前方糧絀,後方又受韓信的抄襲,想和漢決一死戰,而漢按兵不出,只得與漢約和。約定楚漢中分天下,以鴻溝(在廣武滎澤間)為界準,其東屬楚,其西屬漢;楚放還前所擄漢王之父及妻。約成,項羽便罷兵東歸。

以下入最後階級。初時劉季也打算罷兵西歸,張良等力勸乘勢滅楚。五年十月,漢追擊項羽軍於固陵(今河南淮陽縣西北)大敗之。劉季約韓信彭越會師,而二人不至。先是韓信既定齊自請立為齊王,劉季忍怒許之,彭越只拜魏相國。至是張良獻計:韓信故鄉在楚,指望做楚王;彭越據魏地亦指望做魏王;若能犧牲楚魏地的一部分,許與他們,他們必然效命。劉季依計,二人立即會師。十一月,漢遣別將渡淮圍壽春,又誘降楚舒城守將,使以舒屠六。十二月,項羽至垓下(今安徽靈壁縣東南),兵少食盡,漢軍圍之數重。項羽率八百余騎潰圍而出,所當辟易:到了長江西岸的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烏江浦)只剩下二十六騎。烏江渡口單擺著一只小船。烏江亭長請他立即下渡。說道:“江東雖小,也有幾千裏地,幾十萬人;現在只有這一只船,漢兵即使追來,也無法飛渡。”項羽說:“我當初領江東子弟八千,渡江西去,如今無一人歸還,即使江東父老憐恤我,奉我為王,我也有何面目再見他們?他們即使不說話,難道我不問心有愧?”於是把所乘的騅馬賞給了亭長,令他先走。自與從人步行,持短兵接戰。他連接殺了幾百人,身上受了十幾傷,然後拔劍自刎。

正月,漢王立韓信為楚王,領淮北,都下邳;立彭越為梁王,領魏地,都定陶。隨後,諸侯向漢王上了一封獻進書如下:

楚王韓信,韓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故衡山王吳芮(項羽所立,旋廢之),趙王張敖(漢立張耳為趙王,先是已死,其子敖嗣),燕王臧荼昧死再拜言:大王陛下,先時秦為無道,天下誅之,大王先得秦王,定關中,於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敗繼絕,以安萬民,功盛德厚,又加惠於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號比似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於後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號。

劉季經過一番遜讓之後,於二月即皇帝位於定陶附近的汜水之南。是月封吳芮為長沙王,領長沙、象郡、桂林、南海四郡;又封故粵王無諸(秦所廢,後從諸侯伐秦)為閩粵王,領閩中地。初定都洛陽,五月遷都於長安。

劉季做了七年皇帝(公元前202至前195年)而死,廟號太祖高皇帝(《廣陽雜記》卷二:“考得高祖起沛年四十八,崩時年六十三。”不知何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