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大唐盛世:世界開始向東方傾斜

東方引領世界

根據圖7-1所示,公元541年應該稱得上是歷史上最著名的年份之一。在那一年(考慮到一定的誤差範圍,也可以說是公元6世紀中葉),東方的社會發展速度超越了西方,結束了長達14000年的舊格局,並且一舉否定了所有簡單化並且長期僵化的關於西方統治世界的理論。截至公元700年,東方的社會發展程度比西方高了1/3。到公元1100年,將近40%的巨大差距超過西方占據發展優勢的2500年中最大的東西方差距。

圖7-1 巨大逆轉:東方逆轉了下降的頹勢,並且史上首次趕超西方

為什麽東方能夠在公元6世紀的時候領先於西方?為什麽在西方發展持續性地落後於世界的同時,東方的社會發展卻能夠在接下來的500年裏大幅提速?這些問題對於我們解釋為什麽西方能夠統治當今世界是至關重要的。另外,當我們試圖在本章回答這些問題時,會涉及不少英雄人物與反面角色,他們或天資聰慧,或笨拙愚鈍。但是在這些戲劇化場景背後,我們會發現一個簡單的真相,也就是貫穿整個故事始終並且醞釀出東西方差異的因素——地理條件。

為什麽東方的社會發展能夠迅速恢復

在公元100年之前,東方的社會發展進程就開始趨緩,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公元400年,當時東方的社會發展已經衰退到5個世紀以來的最低點。國家衰亡,城鎮頹敗,從亞洲內陸向中國北方地區以及從中國北方遷徙到南方的移民潮劇烈地震蕩著整個東方的統治核心。然而也正是由於這些移民的出現,才使東方的復興之船得以起航。

從第四章到第六章,我們講述了處於上升趨勢的社會發展是如何改變地理地貌,如何從落後困頓之中發掘出潛在的優勢資源,又是如何在茫茫大海和廣袤草原上開辟出條條通途的。然而,公元3世紀以來的歷史表明,這種關系也可以反向作用:衰落的社會進程也同樣改變著地理地貌。隨著羅馬和中國的各個城市不斷萎縮,文化水平退步,軍隊士氣委靡,生活水平下降,統治核心地區在地理版圖上不斷收縮,而兩者相同的萎縮現象的背後差異,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麽東方的社會發展能夠迅速恢復,而西方的社會發展直到公元8世紀仍然處於頹勢。

我們在第六章講到,公元300年之後,地處黃河流域的古老的東方核心腹地分裂,數以百萬計的北方居民開始了向南方遷徙的過程。大批的移民將長江流域以南的土地從漢代以來荒蕪的邊緣地區,轉變成了煥然一新的邊疆。這些避難者進入南方潮濕悶熱且充滿陌生感的地界,那裏不適宜種植他們賴以生存的主食——小麥和粟米,但是水稻卻長勢喜人。大多數土地人煙稀少,當地居民的風俗習慣和語言與來自中國北方地區的移民大相徑庭。這種充滿暴力的生存環境以及嚴酷艱辛的磨合,塑造了這些殖民式土地掠奪者們堅毅的性格,這些移民激增的人口數量以及更為嚴密的組織體系逐漸將這片土地的早期居住者驅逐出去。

在公元280~464年之間,長江流域南部的納稅人口數量增長了5倍,但是移民對南方的作用不只是帶來了更多的人口,他們也帶來了新技術。根據《齊民要術》記載,截至公元530年,已經為人所知的水稻品種超過了37種,而且移植技術(6個月期間在特殊的花壇內栽培種子,而後將種子轉移到水田中去)也變得相當普遍。這需要極其艱苦的勞作,但是確保了好收成。《齊民要術》解釋了如何使用肥料,使農民能夠持續地耕作土地從而避免了土地閑置的問題;還解釋了如何使用水車——尤其對於那些周圍環繞著溪流並且擁有大筆資金可用於投資的佛寺來說——以更加低廉的成本將谷物磨成面粉,研磨大米以及將種子榨成油。這一切使得整個新邊疆地區的農業生產逐步發展,這和羅馬人創造的歷史有些相似:羅馬人在公元前1世紀征服了西歐,之後幾個世紀的歷史變遷中,南方的農業落後面貌逐漸轉變成了競爭優勢。

低廉的交通運輸成本導致糧食價格也漸趨低廉。盡管中國的河流無法像地中海一樣提供便利的水道,但是人類的聰明才智逐步彌補了這一不足。雖然水下考古學家尚無法提供如同地中海沉船殘骸那樣的統計數據,但是有可靠的文字記錄顯示當時的船只尺寸越來越大,速度也越來越快。明輪船於公元5世紀90年代左右在長江上出現,並往返於成都和建康兩地,船上所載的水稻為發展中的城市提供了口糧,而這些城市的市場都鼓勵經濟作物買賣,比如說茶葉(在公元270年左右的現存記錄中被首次提到,到公元500年時成了廣泛傳播的奢侈品)。社會上層的政客、商人和寺院都憑借長江流域行船的租金收入、船運事務和磨坊經營而變得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