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東方的周朝、秦朝,西方的亞述帝國和羅馬帝國

東方和西方並駕齊驅

圖5-1可能是最單調的圖表了。不像圖4-2,在圖5-1中,兩條線並沒有交叉、中斷或匯合,而是保持平行將近1000年。

圖5-1 歷史上最單調的圖表:公元前1000~前100年間的社會發展

盡管圖5-1結構比較簡單,但這個時期那些未發生的事對我們的整個故事非常重要。在第四章中我們看到西方文明核心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瓦解,導致社會發展迅速倒退。花了5個世紀的時間,才把社會發展指數拉回到公元前13世紀左右就達到的24分。如果在這個水平再次倒退的話,就能將東西方的差距抹平了。但如果在24分時東方社會瓦解,東方將會重蹈西方公元前1200年的覆轍。事實上,正如圖5-1顯示的那樣,這兩種情況都沒有發生。東西方社會平行發展,並駕齊驅。公元前500年左右是歷史的轉折點,因為在這段時間內社會發展並未倒退。

但是圖5-1期間發生的事也非常重要。在公元前1000~前100年間,東西方社會發展指數幾乎都翻了一倍。西方社會發展指數超過了35分,尤利烏斯·愷撒跨過盧比肯河時的分數要比哥倫布穿越大西洋時的還要高。

為什麽西方文明核心不在公元前700年左右達到24分時瓦解,或者東方文明核心相應地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瓦解?為什麽社會發展在公元前100年時達到如此高的分值?為什麽在這一點上,東西方文明核心如此相像?我將在本章回答這些問題。緊跟著大家會問的問題是:如果在公元前100年時社會發展程度如此高,那為什麽古羅馬或者古中國不在新世界開拓殖民地,或者發生工業革命呢?這些問題需要等到第九章和第十章,我們對1500年後發生的事和之前發生的事進行比較後才能回答。現在我們先看看這段時間內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周朝國王和西方的君主們

總體來說,東西方文明核心都在公元前1000年中進行了內部重組,創造了新制度,避免了因持續擴張而造成的瓦解。

統治國家有兩種方式:高端和低端策略。高端策略比較昂貴。統治者在政府機構或軍隊中雇用人員進行有償服務,通過雇用或解雇這些人員將權力集中。支付這些人員的薪酬需要大筆收入,但是政府機構的主要任務就是通過稅收產生收入,軍隊的任務就是執行這個過程。目標是達到平衡:大筆稅收收入支付出去,然後可以收到更多稅收,統治者和他們的雇員以此差額為生。

低端策略比較便宜。統治者並不需要巨大的稅收收入,因為他們沒有大筆支出。他們讓其他人來支付這筆費用。統治者依靠地方貴族(很可能是他們的親屬),讓他們在自己的領地裏建立軍隊,這樣他們自己就不必支付軍隊的費用。統治者通過和這些領主分享利益來犒賞他們。統治者屢戰屢勝,結果達到了一個低端的平衡:沒有大筆收入,但是支出更少,統治者和他們的親屬以此差額為生。

在公元前1000年中,東西方最大的事件都是統治策略從低端轉向高端。這個轉變從烏魯克時期開始。公元前3000年中期,埃及法老就已經有足夠的實力建造金字塔,1000年後,他們的繼承人建造了復雜的戰車軍隊。在公元前1000年中,當時國家的規模和領域都比先前的國家大得多。因此,本章將主要介紹這些國家的管理方式和戰爭。

在公元前1000年中,東西方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來達到高端統治,但都是困難重重。東方國家比西方國家的出現要晚得多,在公元前1000年時還處於低端統治。商朝是一個松散的聯盟,盟國把烏龜和馬匹進貢到安陽,需要出兵打仗時就出兵。周武王在公元前1046年推翻商朝,當時的周朝可能更加松散。武王並沒有吞並商朝,因為他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來對其進行管制。武王在商都立了一個傀儡皇帝,之後就回到了渭河流域。

這是控制前朝殘余勢力成本較低的方法,但是很快,在低端統治中常見的手足競爭出現了。武王的家族也未能避免這種競爭。公元前1043年,武王薨,留下三個兄弟和一個兒子。根據史官記載(當然是由勝者編寫的),因武王的兒子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攝政(許多歷史學家認為事實上他發動了叛變)。武王的另外兩個哥哥聯合商朝的殘余勢力來反對周公。

公元前1041年,周公平定叛亂,殺死了兩個哥哥,但是他意識到他不能像武王期望的那樣統治商朝,也不能任由敵人密謀造反,於是想出了一個巧妙但低端的解決方法:派皇親貴戚到黃河流域建立獨立的城邦(關於數目,不同史書有不同記載,從26~73個不等)。這些城邦不用向他繳稅,也能留守在黃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