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亞的大半島(第5/6頁)

這時的歐洲,詹姆士·瓦特發明的蒸汽機被廣泛應用,因此而富強起來的歐洲急切地要去征服新的世界,中國理所當然地被列在榜首。對驕傲的白種人來說,以突然爆發的事件為借口挑起戰爭很不光彩。1807年,馬禮遜博士作為歐洲第一位傳教士來到廣州,開始不斷對中國人宣傳基督教如何如何好,為何要信仰基督,因此要必須給它一個機會。但那時,即使那些最迂腐、最狹隘的滿洲官員都能夠積極地固守孔子的教義,以此來阻撓滾滾而來的鴉片狂潮,不過,英國東印度公司卻在不斷地從罌粟籽中提煉著數百萬磅的鴉片,將它們賣給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居民。英國東印度公司堅持要把鴉片輸送到中國,中國當局則堅決拒絕讓鴉片上岸,於是鴉片和受傷害的感情引起了1840年的鴉片戰爭。這場戰爭讓中國人目瞪口呆,因為他們發現,自己絕對不是那些被他們看不起的外國人的對手,經過幾個世紀的閉關鎖國,中國已經遠遠落後於世界了。

這種擔憂最終變為現實。自從鴉片戰爭的不幸時期開始,中國就完全聽憑外國人的擺布。那些一味埋首於田園而不問世事的中國人通過偶爾目睹的事實,也開始認識到他們自己的國家出了問題。中國人把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一切災難歸咎於由外族統治的滿清政府,於是中國人開始揭竿而起。大約80年前爆發了第一次起義,中國人希望以革命換自由。

鴉片戰爭後,當清政府正與英國和法國開戰時,“太平天國運動”在華南地區風起雲湧。這些人拒絕剃頭,把辮子也剪掉了。但是,對於那些因貧困而造反的老百姓來說,滿清王朝的大軍太強大了。他們推舉出來準備取代滿洲人的漢人皇帝(指洪秀全——譯者注),最後在南京自己的宮殿中自焚,還把所有的嬪妃活活燒死(這裏作者弄錯了,洪秀全是病死的,而不是自焚而亡。湘軍攻陷南京時,洪秀全已死了一個多月了。由於太平軍戰士誓與南京共存亡,故點火自焚——譯者注)。在這場革命中,被殺者達數十萬人。剿滅這場革命的清朝統領是兩個外國人,一個是美國工程師華爾,另一個則是虔誠的基督徒、深邃的神秘主義者戈登。戈登返回英國後,專心從事慈善和宗教事業,過著退伍之後的悠閑生活,為他的悲慘結局作準備。有關戈登的故事,你可以在“非洲”那一章裏了解到。

1875年,清政府與德國之間出現分歧,於是德國就向中國派出了一個中隊,理由是幫助中國清除沿海的海盜。1884年至1885年,發生了中法戰爭,結果,中國失去了南部的安南和東京灣。1894年,他們和已經西方化的日本又打了一仗,結果喪失了台灣島。

隨後歐洲人開始對中國的軍事戰略要地進行爭奪。俄國人強占了東北的旅順,英國人奪取了威海衛,德國人進駐了膠州灣,法國人則分到了湄公河左岸的金蘭灣,而至於在外交政策上帶點兒感情作用的美國,他們只是含含糊糊地提出了“門戶開放”之類的意見。其實,那些歐洲人把搶到手的土地變成了堅不可摧的堡壘,不管什麽時候,只要美國的山姆大叔探過頭去(當然不是為了看熱鬧),他們就急忙把大門關上。

中國人民雖然天生吃苦耐勞,但也開始看到,他們不僅在受政府的壓迫,也受到外國人的欺淩。看清了這樣的事實之後,他們再次把所受到的屈辱與苦難統統歸罪於外族統治者——滿清政府。1901年爆發了義和團運動。他們先是刺殺了德國大使(理由是這位大使先殺害中國人),然後圍攻在北京的外國使團。結果,由俄、日、英、法、奧、德、意、美八國組成的一支聯合軍隊進入北京,來援救被圍困的外交使團,把這些絕望中的大使及其家屬解救出來。援軍為了進行報復,在北京城內大肆搶劫,使這座富裕的城市遭受到空前洗劫,不管是多麽神聖不可侵犯的事物都被侵犯了,甚至皇帝居住的紫禁城也不曾幸免於難。德軍司令率領他的2萬名士兵(雖然停止了射擊,但搶劫仍在大肆進行)奉德國皇帝的指令——“就像匈奴人那樣幹吧”。這是一個不幸的命令,是老威廉皇帝在他執政生涯中發出的最糟糕的指令。十幾年後他就在自己國內遭了報應。

巨額的戰爭賠款,歐洲各國的得寸進尺,政府的奴顏婢膝,這一切使中國人民再也無法忍受。1911年,他們再次發動革命。這一次,他們成功地推翻了滿清政府,成立了共和國。

這一次,中國人已經得到了教訓,知道西方國家到中國來,並不是對孔夫子的道德文章感興趣,而是對中國的煤炭、鐵礦和石油等珍貴礦藏感興趣。中國人要麽努力保護好這些礦藏,否則就把它們沉到太平洋裏去。很快,他們開始認識到應該向日本人學習,在短時間內認識到“西方化”的重要性。為此,他們從世界各地請來了許多老師。尤其是請日本人當自己的老師,因為兩國人民比鄰而居,交流極為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