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滿為患的小島(第5/5頁)

正是從那時起——即19世紀上半葉——英國的經濟重心從自古以來的南方開始向北遷移。在蘭開夏郡,蒸汽驅動著曼徹斯特的棉紡機快速飛轉;蒸汽機又光臨約克郡,將利茲和布拉德福德推上世界毛紡織工業中心的地位;在所謂的“黑鄉”,蒸汽又使伯明翰開足馬力生產出數以百萬噸的鋼板與鋼梁,這些鋼材是造船必需的,這些鋼材制造出的船又將英倫三島的產品送往世界各地。

蒸汽代替人力的這次巨大轉變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一次變革。當然,發動機本身沒有思想,它需要人來操縱,告訴它何時開始工作,何時應該停止工作。作為一項簡單的勞動回報,城裏人對農場工人作出保證,他們也可以以此致富。於是,在城市的誘惑下,80%的農村人口蜂擁進城,轉眼間城市飛躍起來,出租公寓的地產商也一夜暴富。英格蘭積聚了大量的財富,這筆財富足以使它維持很多年。

如今,許多人都在自問:英國還能支撐多久?也許,這只有時間能作出回答——這個時間就是10年或者20年。英國的前景很值得我們去研究。

這個大帝國的崛起是與衰敗和一連串的事件聯系在一起的。它的命運與羅馬帝國的命運極為相似。作為地中海文明的中心,羅馬帝國為了保全自身的獨立地位,不得不四方侵略討伐,而當英格蘭登上大西洋文明的頂端時,也在走羅馬人的老路。如今,世界性的大掠奪似乎已告一段落了。幾年前的一個大帝國的核心總部,也許很快就會衰落,就像現在荷蘭對面的一個人滿為患的小島。

這似乎是場悲劇,但這正是我們這個星球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