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人們學會在地球上尋找道路(第6/6頁)

例如:如果我們能夠確定航船所在位置的當地時間是12點(需要進行精心計算),而此時時鐘上的時間(即格林尼治時間)是下午2點,我們又知道,既然太陽每小時要經過15°經線,那麽我們的航船與格林尼治的距離就是2×15°=30°。那麽,我們就可以在航海日志上這樣記錄:某年某月某日中午,我們的航船到達西經30°。

現在,1735年的這件轟動一時的發明已漸漸失去了其原有的重要作用。現在,每天中午格林尼治天文台都向全世界準點報時,於是天文鐘便很快成為一件華而不實的玩意了。實際上,如果我們相信領航員的能力,無線通訊就將毫不客氣地取代所有復雜的表格和費力的計算。人類歷史輝煌的一頁將就此翻過,所有關於勇氣、耐心和智慧的航海傳奇也將銷聲匿跡。再也沒有未經勘測的茫茫海洋了。那些面對驚濤駭浪,在片刻之間就迷失方向、不知所措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那個手持六分儀的人將從駕駛室裏消失,他將坐在船艙裏,把電話緊挨著耳朵問道:“喂,楠塔基特島(或者,“喂,瑟堡島”),我目前的位置是多少?”那些地方的領航員就會報出他目前所在的精確方位。事情就是如此簡單。

為了使人們能夠平安、舒適而頗有收獲地橫跨地球表面,人類已經做出了20多個世紀的努力,這20多個世紀的光陰並沒有虛擲。這是人類歷史上國際合作第一次成功的經歷。中國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腓尼基人、希臘人、英國人、法國人、荷蘭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意大利人、挪威人、瑞典人、丹麥人、德國人,他們所有人都曾為這項工作作出過自己的貢獻(至於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都無關緊要)。

講述人類合作史上特殊的一章就要到此為止了。但是,下面還有許多別的內容,足以使我們忙碌很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