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拿破侖(第3/4頁)

當英國的報紙報道法國大革命“恐怖時期”的細節時,英國人便深惡痛絕。100多年前,查理一世統治時期,他們也曾經上演過一場自己的大革命。可是與法國革命翻天覆地的動蕩相比,英國的革命簡直不值一提。在廣大英國人眼裏,雅各賓黨人不啻殺人不眨眼的魔頭,而拿破侖更是群魔之首,人人得而誅之。於是,從1798年開始,英國艦隊就封鎖了法國港口,破壞了拿破侖取道埃及入侵印度的計劃,使他在經歷尼羅河沿岸一系列輝煌勝利之後,不得不狼狽撤退。最後到1805年,英國人終於盼來了戰勝拿破侖的機會。

在西班牙西南海岸靠近特拉法爾角的地方,內爾森將軍徹底摧毀了拿破侖不可一世的艦隊,使法國海軍遭到重創。從那時候起,拿破侖被困在了陸地。即便如此,如果他能識時務,接受歐洲列強提出的體面的和平條件,拿破侖仍然可以坐在歐洲霸主的位置上。可惜拿破侖被自身的輝煌成就沖昏了頭腦,他不能容忍任何人、任何對手與他平起平坐。於是,他把仇恨轉向了俄羅斯,那裏有廣袤的大草原和無數的人願意充當他的炮灰。

只要俄羅斯還處在凱瑟琳女皇半瘋癲的兒子保羅一世的統治下,拿破侖就知道該如何對付它。可是保羅變得越來越不負責任,他的臣民不得不將他處死,否則所有人都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的鉛礦做苦力。繼任保羅的是他的兒子亞歷山大沙皇。亞歷山大並不像他父親那樣對這位法國篡位者心存好感,而是將他視為人類的公敵,一個不折不扣的和平破壞者。他是一位虔誠的人,相信是上帝選中他,來把世界從邪惡的科西嘉詛咒中解救出來。他毅然加入了普魯士、英格蘭和奧地利組成的反拿破侖同盟,但是他被打敗了。他嘗試了5次,結果5次都失敗了。1812年,他又一次激怒了拿破侖,氣得這位法國皇帝兩眼發黑,發誓在莫斯科要讓他們簽下求和條約。然後,從西班牙、德國、荷蘭、意大利等廣大的歐洲地域,一支支不情願的部隊被迫向遙遠的北方進發,去為偉大皇帝受傷的尊嚴進行復仇。

其結果眾人皆知。經過兩個月的長途跋涉,拿破侖大軍終於抵達了俄羅斯的首都,並在神聖的克裏姆林宮建立起他的總部。1812年9月15日深夜,莫斯科突然失火。大火一直燃燒了四個晝夜,到第五天傍晚的時候,拿破侖不得不下令撤退。兩星期之後,大雪紛紛揚揚地下起來,厚厚的積雪覆蓋了森林和原野。部隊在雨雪泥濘中艱難前行,直到11月26日才抵達別列齊納河。這時,俄軍全力反攻。哥薩克騎兵蜂擁而上,團團包圍了潰不成軍的“法國軍隊”。法軍損失慘重,直到12月中旬,第一批幸存者才在德國東部城市出現。

從莫斯科撤退

隨後,即將發生反叛的謠言紛紛傳開了。“是時候了,”歐洲人說道,“我們擺脫這無法忍受的法蘭西枷鎖的日子已經到了。”他們躲過無處不在的法國間諜的監視,搜集到一些舊的槍支,做好了戰鬥的準備。不過未等他們搞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時,拿破侖帶著他的一支新軍隊回來了。原來皇帝陛下丟下了潰敗的軍隊,自己乘坐輕便的雪橇,秘密地趕回了巴黎。他發出最後的號召招募士兵,他要保衛神聖的法蘭西領土不受外敵的侵犯。

大批十六七歲的孩子跟隨著他去東邊迎擊反法盟軍。1813年10月16日至19日,恐怖的萊比錫戰役開始了。整整3天,身穿綠色軍服和藍色軍服的兩大幫男孩殊死搏鬥,直到埃斯特河被鮮血染成了紅色。10月17日下午,兵源充足的俄國部隊突破了法軍的防線,拿破侖丟下部隊再次逃跑了。

他返回巴黎,有意讓位給他幼小的兒子,但反法盟軍堅持由已故的路易十六的弟弟路易十八繼承法國的王位。在哥薩克騎兵和普魯士騎兵的簇擁之下,這位目光遲鈍的波旁王子成功地進入了巴黎。

至於拿破侖,他成了地中海厄爾巴小島上的統治者。他在那裏把他的馬夫組織成一支小小的軍隊,在棋盤上進行廝殺。

當拿破侖離開法國,法國人開始意識到他們失去了多麽寶貴的東西。在過去20年間,盡管代價高昂,但那畢竟是一個充滿了光榮與夢想的歲月。那時的巴黎是世界的首都,是輝煌的中心,而現在的這位肥胖的波旁國王在流放期間不學無術、毫無長進,他的懶惰與庸俗讓巴黎人生厭。

1815年3月1日,正當反法同盟的代表們準備著手重新劃分歐洲版圖的時候,拿破侖卻突然在戛納登陸了。在不到一周的時間裏,法國軍隊就丟下了波旁王室,紛紛前往南方,投奔這個“小個子”。拿破侖長驅直入,於3月21日抵達巴黎。這一次,他更加謹慎了,提出了求和,可盟軍堅決予以拒絕,堅持開戰。整個歐洲都聯合起來反抗這個“背信棄義的科西嘉人”。拿破侖迅速揮師北上,力爭在盟軍集結力量之前將他們各個殲滅。不過現在的拿破侖已經不是當年的他了。他疾病纏身,易於疲勞。當他本應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指揮他的先頭部隊發動奇襲時,他卻臥床不起了。另外,他也失去了許多對他忠心耿耿的老將領,他們都戰死了。